第316章 大结局·位极人臣(2 / 2)
听杨诗礼这么一说,墨邺突然觉得好像他们初次见面也不是那么糟糕了,反而还觉得他有点幸运,给杨诗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诗礼看着墨邺,眼神温柔中又透着一股坚毅。
他见过这个帝王失意落寞的样子,见过他意气风发的样子,见过他疾言厉色的样子,也见过他像现在这样憨笑的样子,突然感觉就这么一直下去也挺好的。
而自己,会始终如一做他手里的那把利剑,替他荡平阻挡在墨邺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
随着杨诗礼的影响力不断加深,议政院的势力也在逐步扩大。
崔哲一党与议政院的相处也缓和了些,不像以往那般水火不容了。
崔哲虽与杨诗礼私下的往来也多了,但双方的政治立场依旧坚定,公私分明。
可能昨晚两人还在酒楼里对酌,云淡风轻地话着家常,第二天早朝就能因为政事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朝中逐渐呈现出以皇帝直辖一派,议政院一派,和崔哲一派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明眼人也都知道陛下更为宠信杨诗礼多一些。
于是后世便对其冠以权臣之称,愈传愈盛,夸张者甚至说陛下都要看杨诗礼眼色行事。
实际上只是墨邺在朝堂上喜欢盯着杨诗礼看而已。
而那些曾经并不看好墨邺的官员,最终也大郢国被大越来越繁荣昌盛的局势所深深震撼。
那一刻,他们仿佛明白了一件事,好皇帝的定义不局限性于私德。
如果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是富强昌盛的,百姓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外敌也不敢轻易来犯的,那么这便是好皇帝的标准。
一旦达官贵胄的集团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时,那么这便是违反国家发展趋势的,唯有国家百姓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才是健康发展的,才可能长久。
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只要稍微跳出圈子去思考一下便可理解,但他们安于现状,固守旧俗礼规,迟迟不肯跳出原有的圈子去看人间百态。
有民才有官,官为治民安民,而长期高高在上,久居庙堂,让他们本末倒置,变成了民奉官,这是历来时代的悲哀。
好在统治者有一颗足够清醒的头脑和果敢的行动力才得以终止这样错误的治理方式。
现在不管是保守派还是革新派,他们也终将融合思想,以最优的方式带领大郢国走向更为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