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2 / 2)
男娃打在上海安顿下来,就开始想家了,想心急如焚的爹娘,想心心念念的婆姨,想血脉相连的娃娃:“估摸着娃娃都生了吧,也不晓得是男是女。”每次瞅见街巷中手挽手走过的一对又一对年青男女,搔首弄姿的烟花女子,青春羞涩的少男少女,他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婆姨的身影。他不想去想这些,可一静下来就又开始想:“心中还有那团不灭的火焰,现在不能回去,过婆姨娃娃热炕头的日子。这个国家需要我,这个乱世也需要我。”无可排解心中思念的他,提笔写了一首名为送别的小诗:“
夕阳西下
落在黄河
那是无限好的风光
落在崖山
那是无处话的凄凉
晚风中
有你挥别时的惆怅
山茆上
有我思念你的凝望
翻不完
那一道道山
望不穿
那一道道梁
只记得离别时的情话
只记得离别后的心伤
小路蜿蜒
永远还是那么长
苦雨成线
人若有情夜未央
大悲若喜
煮酒当歌话秋凉
杨柳随风
明月依旧照大江”
男娃最近很烦,学堂里有个女子老爱往他跟前凑,有事没事,找他拉话。一开始,男娃觉得挺开心的,瞅着一脸崇拜的女子,心里特别满足。跟女子处着处着,男娃就没了心劲:“这女子对革命啥的活动打心眼里没甚兴致,就是喜欢跟风时尚,喜欢风花雪月的事儿,跟她相处还不如跟意气风发的男娃娃在一块痛快。可女子老缠着,给他买这买那,一见面就嘘寒问暖,关心得叫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老想找借口推托跑路,可架不住女子柔情似水、梨花带雨,又不好意思做得太过分、太绝情。”心软的男娃就这么纠结着,被女子纠缠着,不清不楚地混着。多情多被多情误,相处久了两人就出了些意外。有天社里示威游行回来,大家伙都很兴奋,就约着一块儿吃饭高兴一下。喝着喝着,男娃娃们就喝多了。男娃喝得有点儿高,不晓得为甚,糊里糊涂就在附近要了间房,跟女子睡到了一起,干了些甚事也记不得了。第二天醒来,男娃一看旁边睡着的女子,吓了一跳。男娃赶紧又躺下,闭上眼睛装睡,没敢起来。还是女子先起来,去外面买了些早点,拿回来跟男娃一起吃。乘女子不在屋里,男娃赶紧起床洗漱,穿好衣裳在屋里转来转去,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不晓得该如何是好。女子打那儿起就缠上了男娃,男娃要从嘴里说出个不字,那也是千难万难。最难消受美人恩,他只好尽量躲着点,不冷不热的相好着。男娃还是坚持跟大家伙住在一起,尽量少跟女子私下里会面。女子也有所察觉,跟大家伙旁敲侧击打问男娃的事儿。汪乔山看出了点什么,不经意间跟女子拉了拉男娃家里的事儿:“刘林在老家妻儿老小一大家子人呢,听说他跟媳妇感情很好,也挺孝顺爹娘的,这次是自做主张跑到上海来的,他肯定迟早要回老家过日子的。”他旁敲侧击暗示男娃终究是要回老家的,女子想跟着男娃,做小能接受吗。女子虽说跟男娃还是一如既往相好着,倒也存了些小心思,没过去追得那么紧,打得那么火热。男娃去了租界以后,换了份生活,路程远了些,两人来往越发少了。没过多久,他就听说女子跟一个主动追求的小后生好上了。男娃松了一口气:“这事就这样了结也挺好的,全当人生旅途中发生的一段小插曲,彼此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吧。”
男娃后来才听海涛说:“那天运气真好,后来下车的当官的姓谢,那会儿正好到上海来视察,顺道跟一位在这个军营的老朋友聚聚。他跟朋友说了一下,俺当兵的心愿就达成了。”海涛在这个军营当了兵,男娃也放心了,继续忙活想干的事儿。只要有时间,他就去集会游行,示威演讲,文笔越练越好,写的文章不少都上了报刊。从报刊的字里行间,男娃感觉战争的脚步在一步一步临近。有一天,男娃从报纸上看到:“宛平城出事了,无缘无故被炮轰了。”上海的社团一时间都开始大规模集会游行,男娃向报社请了假,整天跟着几个要好的朋友集会游行,募捐演讲,号召上海的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保卫国家、护卫上海尽点微薄之力。有一天回到旅店,榆生进来一把把男娃拉出来说:“少掌柜,上海不安全,你快回家吧。”男娃挣开说:“我不回去。”说了半天,榆生见说不动男娃,就让了步:“那好,跟我去租界住,那安全些。”男娃想了想,也妥协了,跟大家伙告别去了租界榆生租住的地方。地方很小,榆生把男娃安顿在阁楼上,两口子住下面。男娃觉得挺好:“虽说有点儿闷热,晚上还将就,反正白天也不会在家闲呆着。”
汪乔山是带着任务来的,这事儿他没跟任何人提起。他把大家伙安顿好,就经常一个人外出,在指定地点与人接头,执行各式二样的任务,收集消息,打问动向,甚至刺杀某人。汪乔山专门训练过,枪法身手还不错,看着文质彬彬,文弱秀气,跑起来风箱快,暗杀目标一枪爆头,一打一个准。上头的人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也不多问。时间一长,活儿就没那么多了。闲下来的时间,他就念念书,跟着学生一块集会,帮大家伙儿出出主意,还专门去军营走了好多趟,见见海涛,聊聊在沪驻军情况。局势紧张以后,男娃搬了出去,偶尔到租界办事,汪乔山顺路会去找他拉拉话,吃个饭。男娃挺喜欢老汪的,一群从天津过来的男娃娃都听汪乔年的话,觉得他年龄大些,说话做事象个大人,心里有些话都愿意跟他说,叫他拿个主意。男娃有很多话想跟他拉拉,每次一见面两人就嘀嘀咕咕唠叨个没完没了,说热火了,男娃偶尔还叫老汪喝点小酒:“南方的黄酒度数低,喝不醉人,就是有点苦头头味,喝得不是太惯,凑合能喝。”汪乔年关心地问:“在报社干得咋样。”男娃兴奋地说:“还行吧,活儿不多,校版费眼睛,钱赚得不多,可能学不少东西。好些文章写得都挺好,也算一举两得了。就是这世道越来越乱,公家也没个好办法,也不晓得甚能救中国。本来到上海是觉得这是个自由世界,来了可以自由自在做很多事儿,现在才晓得我们太小了,甚也不懂,这里也黑暗沉闷的很。革命也不晓得革谁的命好,咋样革,革了命能不能救亡图存,开创一个太平盛世。”汪齐山意味深长地说:“没事儿,多看多想一准能搞清楚,我带了几本书你看看,以后再聊,注意出门小心些,最近挺乱的。”两人分手后,汪乔山匆匆忙忙走了,男娃又在街上逛了很久才回到住的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