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皇继位(2 / 2)
此情此景,傅斯年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土匪头子应该叫张麻子,而不是张牧之。
最初,历史上只是记载隋炀帝好大喜功、不爱惜民力、个人贪图享乐。
后来越传越邪乎,什么调戏父亲的妃子、杀兄弑父,各种罪名都往他头上扣。
但大部分人好像都忽略了一件事,《隋书》里并未有类似记载。
而且清清楚楚地记载了“甲辰,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
《隋书》是魏征主编的,唐朝是取隋代之,没必要为其美化。
且李渊给杨广定了“炀”这个恶谥,很明显也没那个意思。
后世的王朝那都是极力诋毁前朝,恨不得把所有屎盆子都扣到前朝头上。要是杨广真干出弑父夺位的事,《隋书》里会放过这么重大的罪行吗?
至于杀兄弟,那是真有。
前太子杨勇的身份敏感,随时可能被用来做文章,换谁也容不下。
但两个弟弟却命运不同。
四弟杨秀是隋文帝收拾的,杨广一直没动他,杨秀是在杨广死的时候一起被宇文家弄死的。
五弟杨谅是直接起兵叛乱,被击败后,杨广也没直接杀他。但只一年多人就没了。
这很可能是杨广指使人干的,毕竟造反了嘛,也能接受。
应该说,隋文帝是过于相信人性了。
隋朝亲王的封地几乎都是实封,手里是有钱又有兵,造反的条件太充分了。
这会儿杨广的诏书已经在路上,傅斯年估计没多久就会收到杨谅起兵造反的消息。
看杨广的样子,对此也是早有准备,杨素最近在整军备战。
傅斯年最近有点懈怠,自从将张须陀推到北庭都护的位置上,突厥那边他基本没怎么操心。
他想好了,下一步的重点,应该转移到辽东那边。
性格决定命运,杨广是不可能放过高句丽的,所以他得想办法未雨绸缪。
还有修大运河、建驰道,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他想不出什么道理反对。
说到底就是杨广这人愿意嘚瑟,步子迈的太大,把蛋给扯了。
继位总共也没几年,周围邻国让他打了个遍,突厥、吐谷浑、林邑、琉球……
关键他打还没什么目的,别人不服就要揍,打完就走,也不占领,徒费国力。
打完一拍胸脯:老子想打哪个打哪个,就是这么牛哔!
殊不知,他以为自己很牛哔,别人看他像傻哔!
最后不就把天下嘚瑟丢了嘛……
傅斯年这个愁啊,这次不让发展工业,怎么想个办法作弊呢?
忽然想起徐主事曾经说过的话:本世界有不少大能的分身。
那是不是意味着,不让用科学,但可以用法术呢?
问过徐主事,果然可以!
徐主事还给出主意:“你这事得拉个赞助,回头帮你问问龙族。你想啊,隋朝修大运河,是不是多出个管水系的神职?那还不是龙族受益嘛?让他们出点力也是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