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边境风云(二)(1 / 2)
傅斯年如此做,当然不全为了私事。
杨广征高句丽肯定不单是因为好大喜功,而是高句丽确实威胁到了中原的安全。
此去的目标是彻底铲除大姓贵族,让武王扶余璋实现集权。
接着当然就是组织部队,一起向高句丽发起进攻,以分担隋朝的压力。
傅斯年就是来帮杨广的,自然早考虑过这个问题。
首先是到底要不要打的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
不然从隋文帝开始,总共两朝四代帝王,都要征高句丽,的确无法用“好大喜功”来解释。
确定要打,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打。
历史上的杨广,可是号称出兵一百多万、民夫倍之,总共动员了五百万人出征高句丽。
按说高句丽全国才四百多万人,这么庞大的军队怎么就败了呢?
一方面可能有吹牛的因素,从古至今打仗都愿意用号称。
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态度。
杨广是想打,但不想要一片废土!
他弄这么多人,主要不是为了打,是要吓唬高句丽。
可能他想的是:见过这么庞大的军队没?没信心了吧?那赶紧投降吧!
没想到高句丽也是头铁:我就不!
不但奋起反抗,还利用隋军的大意,给了隋朝当头一棒。
隋军先锋首先抵达辽河沿岸时,辽河是高句丽抵御隋军的第一道防线。
虽然远远比不上长江那么宽阔,最宽也就不到300米,远称不上是什么天堑。
但高句丽却很好地利用了辽河的优势,在隋军渡河期间,突然发起袭击,令隋军伤亡惨重。
后来隋军虽然利用了人数优势强行碾压,突破了辽河一线,但这一战的失败,大大挫败了隋军的士气。
而且又因为隋朝军队规模实在太过庞大,在出征之前杨广曾下令,所有军队将领不得擅自突进。
如果要展开军事行动,必须先向杨广报告,同时通知自己周围的友军,然后才能开始行动。
这个命令本身倒是也没错,可以有效防止某些将领贪功冒进。
但问题是,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光靠请示打仗,怎么可能抓住战机?
所以,在进攻辽东城的过程当中,就算隋军抓住了进攻机会,往往也会因为请示,贻误了战机。
更可笑的是,在进攻期间,隋军曾经数次攻破了城墙,马上就要攻入辽东城。
可就在城墙刚刚被破的时候,高句丽这边马上请求投降。
按照隋炀帝的命令,只要高句丽投降,隋军必须先去通报。
等到隋军通报完以后,高句丽这边,早就修好了城墙,继续抵抗。
这种事情不是发生了一两次,而是好几次。
……
看起来,大规模碾压似的作战并不可取。
有鉴于此,傅斯年决定缩小规模,用更经济可行的办法征讨高句丽。
这方面他是有经验的,渗透、破坏、经济战,在北宋的时候没少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