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感恩戴德(1 / 2)
京师,此时正在上早朝。
群臣得到消息,察哈尔部入寇,大同守军奋力抵御,成功拦截了敌人。
不但打赢了,而且是大胜。
根据宣大巡抚毕自肃汇报,现已生擒敌酋林丹汗,正押解回京。
而押解的人,也就是生擒他的人,正是奉命巡视的锦衣卫指挥使傅斯年。
朝臣们议论纷纷,都想知道锦衣卫指挥使是如何上阵擒敌的。
崇祯皇帝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心中得意无比。
看看!朕派出的人多么争气!
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竟然打了这么大的胜仗!
毕自肃写的正式奏报含糊其辞,但他私下写的奏折却清晰无比。
里面详细讲述了傅斯年如何布置防御,又如何主动出击。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傅斯年毕竟没有直接调动边军的权力,所以毕自肃在给朝廷的奏报中不能明说。
一来那是坑了傅斯年,二来也显得他自己无能。
但皇帝的密谍头头就在身边,毕自肃也不能说谎,所以只能另行说明,给崇祯写了密奏。
就是不经内阁、直接给皇帝写信,一般的封疆大吏都有这个权限。
而傅斯年也写了信,除了写清楚事情的原委,还另附建议。
主要是针对后金的围困,说明了扶持林丹汗的必要性。
还着重说明,不能将林丹汗当做俘虏对待,以免让他觉得受到了侮辱而心生怨恨。
心里打定主意,崇祯向旁边的王承恩示意。
后者履行职责,大声维持朝堂秩序:
“肃静!”
众人都止住了交头接耳,抬头往皇帝那里看去。
崇祯朗声道:“根据多方消息,建奴因为在辽东吃了大亏,又正值权力交接,暂时无力袭扰我大明。但新的贼酋皇太极甚有手段,想的是先剪除周边的威胁。李朝、察哈尔部都先后被后金攻打。”
“察哈尔等几个追随林丹汗的部落,是漠南最后抵抗后金的力量,若也被其消灭,我大明的九边将承受更多压力。有鉴于此,朕决定不为难林丹汗,并且要加大与察哈尔部的联系,重开互市!”
首先表示赞许的是孙承宗。
老头听了皇帝的决定,手捻胡须不住点头,认为这是非常合适的策略。
“嗯,陛下对形势的判断很准确,在此基础上也做出了合适的应对,不错!”
这次的议论只持续了很短时间。
蒙古已经不是过去的蒙古,多年来对大明的威胁越来越小,所以这一届的臣子们,已经不太把蒙古当回事了。
对于皇帝的决定,只有个别臣子提出了意见,认为仍然要注意防范,限制商品出口的种类和数量。
崇祯对他们的话不置可否。
但心中早已有了定计,暗想:“我跟你们商量,能有个屁的用处?天天关起门闷头写文章,根本也不抬眼看世界呀!”
接着,崇祯有宣布了对林丹汗的处置方案。
内容令诸臣十分不解,竟然绝口不提他被俘的事,而只是说他仰慕天朝,前来朝觐。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