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下一站,皮岛(1 / 2)
傅斯年只身赴约的态度,还有开出的一系列优惠条件,确实打动了一众海商。
其实大部分跑海的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上岸。
至少是希望在陆地上有块安身之地。
抢劫、海贸就好比是大鱼大肉,陆地上的平静生活就是粮食蔬菜。
大鱼大肉固然好吃,但顿顿吃也招不住,家常便饭才是养生之道。
众人已经陷入到美好前景的幻想中,傅斯年却忽然话锋一转,严肃地道:
“但是有一件事,那是无论如何也没的商量!那就是,我大明海疆之内,绝不允许有外国战船横行无忌!”
说完,将目光投向了刘香。
缓缓走近,傅斯年以极其强大的气场,一字一句地说道:
“既往可以不咎,但从今天开始,大伙要是还想吃海上这碗饭,就只能跟着朝廷走。若是两面三刀,傅某人可不答应!”
刘香紧张地咽了咽口水,他知道这是点他呢。
不敢与傅斯年对视,稍稍低头,心里不停盘算。
红毛鬼许的那点利益,比起大明朝廷的承诺,现在看来已经不值一提。
傅斯年见刘香表面顺服了,就没再敲打他,继续给众人分析形势。
目前在大明周边的海域,有日益活跃的荷兰人,还有盘踞澳门多年的葡萄牙人。
这两方势力是必须清出去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在傅斯年的计划中,他打算以马六甲海峡为门户,将南海海域打造成大明的内海。
至于东海、渤海等海域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家门口。
描绘了前景,交待了底线,今天的临时股东大会圆满完成。
傅斯年回去给皇帝写信,调集适合贸易的货物,而一众海商们都回去统计家底,准备大干一场。
傅斯年给出的计划是:先派出销售团队,带着样品远走西洋,跟那些有实力的对象签订代理协议。
这时候的世界,大概有这几个强国:
欧洲的西班牙、法兰西、荷兰,亚洲的奥斯曼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印度半岛上的莫卧儿帝国。
亚洲这边的贸易目标都很明确,派人直接去交涉就行。
欧洲这边就比较乱套。
目前最强的还是西班牙,但是法兰西已经在给他们掘墓了。
再过十几年,最终赢得了“三十年战争”胜利的法兰西,就会将西班牙拉下第一的宝座。
傅斯年想到现在的法兰西时,稍稍有点走神,因为他想起了一本小说——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
路易十三国王、黎塞留主教,恰恰就是这个时候的人。
现在欧洲的贸易中心是荷兰,但傅斯年誓要将他们的势力从大明周边铲除,所以找他们做分销商是不合适的。
所谓的海上马车夫不足为惧,傅斯年有信心将他们的机会抢到手。
这时候的英伦在欧洲还是小卡拉米,所以傅斯年将合作目标选为法兰西。
首先他们离荷兰够近,从地理位置上,很容易就能将阿姆斯特丹的贸易中心名头抢过来。
其次他们现在处于爬坡的阶段,与仍然很强大的西班牙对抗,财政方面想必是十分吃力的。
大明若是能将法兰西定为在欧洲的合作伙伴,对方必将非常重视与大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