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逐渐成长的皇帝(1 / 2)
崇祯皇帝一番苦口婆心的说辞,本以为多多少少能引起一点共鸣。
在座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身家巨万?
不求他们能慷慨解囊,朱由检只想他们暂时不要再从大明朝身上吸血,让朝廷缓缓,先把建奴的隐患消灭掉也好……
福王朱常洵的话,让他恨不得一个窝心脚踹过去。
盯着那个痴肥的身影,崇祯皇帝勉强压住怒火,冷冷地回了句:“福王叔还困难?谁不知道诸王之中,你的家业最大……”
朱常洵好似没看到崇祯铁青的脸色,自顾自说道:
“陛下这话我不辩驳,有时候外头看着这里轰轰烈烈的,殊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
崇祯听了心里更恼,不愿看福王那腌臜嘴脸,转了转身子,冲秦王朱谊漶道:
“秦王叔,普通百姓尚且懂得不能杀鸡取卵的道理,如今四处都需要用钱,好容易有个能干的臣子会赚,就让我缓口气吧!”
朱谊漶比福王稍稍懂事些,沉吟片刻回答道:“陛下,我等还好说,就是那些勋位低些的人,新政一颁布,他们怕是难以过活。”
“这个不用担心,朕早有预案。祖制到了现在,有些地方确实显得不合时宜了。比如宗亲不得出仕,要当官就得放弃爵位……”
“实话说,早年间宗亲还能出些人才,现在却是养了一帮子蠹虫,朕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出路,也该让他们锻炼锻炼了。”
傅斯年递交的方案中,有一部分是关于缔造大明自己的供应体系的。
朝廷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行业都抓在手里。
有些密集劳动性产业,还是承包出去的好。
就是说有时候朝廷省下一笔开发的费用,让民间资本来承担部分资金。
就比如,朝廷需要给士兵添加过冬的棉衣,只要向被服厂下采购单就好了,而不是需要朝廷从种棉花搞起,中间的纺织、染色都要精心布置。
有那些钱,投入到更赚钱的产业中才划算。
如此一来,这些宗室子弟只要肯干,所获得的财富可能比之前还要多。
崇祯简单介绍了一下各种产业,最后总结道:“时移世易,有些规矩不可能一成不变。谁想阻止也好办,拿钱来!”
《大明会典》上清楚地规定:
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大宗正院具以名闻。
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法。
如或有犯、宗正院取问明白、具实闻奏。
轻则量罪降等。重则黜为庶人。
但明赏罚、不加刑责。
不过这是有个前提的,就是如果想做官,你得放弃爵位。
就这一点,就劝退了绝大对数宗亲。
但凡还能混下去,就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
听皇帝的语调逐渐严厉,宗亲们都停止了议论。
新年的喜庆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
众人这才想起,这位刚刚十九岁的少年皇帝,是在多么艰难和凶险的环境下登基的。
是不是英主暂时不好说,但帝王权谋方面,这位崇祯皇帝好像还有点天赋,不少人都说他像世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