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胜利返航(1 / 2)
回程之前,傅斯年与罗马教皇乌尔班八世进行了一次会晤。
一见面,傅斯年身上的仙力就被对方感觉到了。
平复了好久,乌尔班八世才艰难开口道:
“强大的东方神只,欧洲已经没有你的对手,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呢?对我们的信仰赶尽杀绝吗?”
傅斯年崇尚信仰自由,这对教会绝不是好消息,所以乌尔班八世非常担心,傅斯年会用武力付诸行动。
微笑着摇头,傅斯年说道:“既然是自由的,那么在不能强迫别人信仰什么的同时,也不能禁止别人信仰什么。”
“教会延绵千年,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我是不会妄加干涉的。只不过我们东方讲究的是‘天有好生之德’,有一些不被教会待见的人,能不能交给我们带走呢?”
明面上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其实他追求的还是利益。
现阶段什么人不被教会待见?
除了与基督教对立的清真教派,那就是各国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了!
而且其中一些比较有建树的人,还被教会迫害致死,提出日心学说的哥白尼就是其中代表。
现在,日心学说的支持者又声名鹊起,那就是后世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伽利略。
就是比萨斜塔上扔铁球的那个。
值得一提的是,乌尔班八世俗名马菲·巴尔贝里尼,许久以前他还是主教的时候,曾与伽利略是朋友。
只不过后来伽利略的学说对教会影响颇大,成为教皇的巴尔贝里尼只能维护教会的利益,开始限制伽利略的研究。
现在,随着伽利略有了越来越多的成果,对教会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增大。
在教会中,已经有很强烈的声音,要求审判伽利略。
而在真正的历史上,两年以后,他的着作《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问世。
这成了伽利略一生的转折点,从1932年开始,他就开始被教会软禁,直至终生。
乌尔班八世此时也正处于两难之中。
听了傅斯年的话,眼前顿时一亮,挑眉问道:
“你是说,贵国愿意接纳并保护那些从事自然学科研究的人?”
傅斯年肯定地点头,“当然,我们尊重有学识的人才,也有包容不同声音的胸怀。”
双方一拍即合,傅斯年要科学人才,乌尔班八世要保护朋友并消除麻烦。
第二天,傅斯年在乌尔班八世的引荐下,亲自会见了伽利略。
经过教皇的介绍以后,傅斯年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包括丰厚的个人待遇,以及大力的研究经费支持等等。
“伽利雷先生,希望你能感受到我国的诚意。我能保证的是,在我国,你可以随意研究任何你想研究的方向。”
“不用担心受到任何阻挠,也不必担心触犯哪方势力。科学研究,在任何时候都会被鼓励。而科学家,则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傅斯年提出的丰厚条件,伽利略无疑是心动的。
可毕竟是要背井离乡,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有些难以抉择。
了解到他的顾虑以后,傅斯年大方的说道:
“加入大明的国籍,不一定要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活。与各国建交以后,大明必将在欧洲设立使馆,您本人将在大明海外驻军的保护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