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官居一品 > 第199章 结束与噩耗

第199章 结束与噩耗(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阴阳典当铺【我有一只蛇仙】  我为主播狂  穿越千年化孤勇  天道征途:假面骑士的修仙之旅  青山似玉  执掌神明权柄,我杀穿了黑雾  圣人诈尸,开局熔炼获得圣体  绝世战王  星穹铁道:从被卡芙卡领养开始  木叶之最强技师 

那么考官问的到底是削藩、打压勋贵、还是土地的重要性?

苏惟生不禁想到上个月的邸报以及杭参政回南陵之后透露的口风:

上晓谕各王:令其嫡子进京读书。

所以考官想问的,应该是削藩。

读个鬼的书哟,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是让人进京为质的好吗?可是削藩这事儿在哪朝哪代不是个烫手山芋?这届考官委实害人不浅。

苏惟生默默在心里记了一笔——真是坑死人不偿命啊!

别看只是乡试时的文章,要是日后被人翻了出来,一不留神也要被人拉出来挡火枪的!太难了!

算了,先写文章吧,再耽搁下去天都要黑了。

苏惟生定了定神,先写第一篇,“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第二道题他翻来覆去琢磨了一晚上,还是认为削藩不可取,但不能在文中直言,倒可从另一个角度来写——如何缔造盛世?

历代帝王为何开国时大肆分封,其后人又执着于削藩?

一则为子嗣计,就拿熙和帝来说吧。先帝十三子,太祖十六子,除却当了皇帝的,个个都有封地,鱼米之乡富庶之地都被跟老子关系一般般的兄弟叔伯给占了,我拿什么分给自己的儿子?

二则为大一统计,父祖封王封得痛快,可封地军政由各王自理,还要仗着辈分指手画脚,那我这皇帝当得有啥意思?

所以削藩几乎是历朝历代必经的过程。

但藩真的那么好削吗?

君不见连名垂青史的汉武帝也因此引发了七国之乱,盛世唐朝亦有“籓镇之祸”,即便最后平定叛乱,举朝上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西汉一朝在叛乱中脱颖而出的梁王更是因此脱颖而出,凭借显赫的战功飞扬跋扈、窥伺帝位,若不是主父偃献策“推恩令”,纵然是威名赫赫的汉武帝,在“削藩”之事上怕也只能无疾而终。

那还是汉武帝呢!你熙和帝是个什么玩意儿?

如今大魏不过传了三代,先帝在位时何等太平,各边关外族纵然有所图谋,也早被用不畏战的铁血手段给镇压了下去。

到您这儿呢?

一年前北方大旱,契丹闯进关内烧杀抢掠,你却死守着太祖发明的火枪火炮不肯给边关用。

辽王那边派兵迎敌,你下死令不让追击不说,连人家辽东守将抓回来的贼寇你也能为点蝇头小利给放掉,还乐呵呵地许下许多好处。致使蛮夷变本加厉、得寸进尺,边关将领烦不胜烦、关内百姓苦不堪言,不思抵御外敌,厉兵秣马,反倒把矛头对准了国内?

窝里横的东西,削个屁的藩哟!

翌日苏惟生在策论上只提出了几点:重农不抑商,鼓励商户为军队筹款,适当发放闲职官位奖励商户,以充盈国库,强兵强器,震慑外邦。

国库有银子了,军队有银子了,民富国强,藩王不敢妄动,蛮夷不敢轻扰,岂不比暗戳戳地动歪心思有用得多?

当然,苏惟生措辞比较委婉,主旨就是吧,先发展经济,把刀磨好,削藩这事儿不行,至少暂时不行,等自个儿先壮大了再说吧。

至于惹考官厌这事儿,苏惟生并不担心——再有派系之分,朝臣在“削藩”一事上也会慎之又慎,不可能一面倒地赞同。

据杭参政所言,朝中反对之声并不小,那位东阁学士林庭辉,就是明晃晃的保守派。

最难的考题就是前面两道,后面的几乎不费功夫。

第三天将文章修改誊抄完毕,便开始写试帖诗。

作诗一道他虽然不擅长,但被宁老太爷教导了这么久,也终于有了中等水平,不过以“芙蓉”为题而已。苏惟生略加思索,便提笔在纸上写下: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开局怒喷朱元璋,跪求砍头! 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 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纨绔小子闹唐朝 都喜欢投奔曹操?我选择辅佐刘备 重生:回到1937 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沧海横流 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 红楼生存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