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好奇(1 / 2)
礼部的官员们则正忙着改卷子。
殿试考生接近四百人,不可能将所有的考卷都送到皇帝那里让他过目,需要先经过礼部官员受卷、掌卷、弥封,然后再分给八名阅卷官轮流传阅。
每份试卷都会由阅卷官用“○”、“△”、“\”、“|”、“×”等符号对应标识,得“○”最多者为佳卷。
最后在所有试卷中,选择○最多的十份呈给皇帝批阅。
由于苏惟生等几名少年的影响,熙和帝对这次殿试的试卷还挺期待。卷子一送过来,他便放下手里的公事,一心一意批阅起来。
头一份依旧是赵怀瑾的,引经据典,锦绣非常,熙和帝早就听说过,因此并不意外。
等翻开第二张,他就忍不住赞道,“好漂亮的字!”
皇帝说话,在一旁伺候的首领太监总得捧哏。
冯公公伸头看了一眼,立即附和道,“啊哟,确实漂亮!”
待看完文章,熙和帝不禁哼笑一声,“好个机灵的小子!”
苏惟生既然猜中了考题,自然也要有对策。
这是君王与内阁之争,虽然因齐王之故,苏惟生对林顾两家有所不满,但却不能直接站到内阁的对立面。
否则以那几位的势力,往后随便给自己使点绊子,都够自己喝一壶的。
而且对于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苏惟生的观感实在很一般,所以旗帜鲜明地站队就算了吧!
他选择了从为臣之道来写,为人臣子需要做些什么呢?
不偏不倚举荐贤才、规劝君王、善谋略,关键时刻能起到重要作用、守臣节,并以汉朝刘向的《新序》为例,提出为人臣子应安守本分、为国尽忠。
如果每个臣子都能安守本分,明识君臣之道,又何愁政令不通呢?
说到底,苏惟生的文章虽未明着站队,但还是向皇帝偏了那么一点,只是措辞比较委婉。
这是肯定的,否则得罪了皇帝,随便给你寻个错处,说他礼仪不佳、殿前失仪,然后给处置了,他上哪儿哭去?
皇帝在考题中问他是不是有错,你总不能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吧?当然还是以规劝为要,在进谏规劝的同时,更要注意分寸,懂得“忠君”。
至于内阁会不会不满——为人臣子,是不是该忠于帝王?而且苏惟生一个贡士,对官场且还迷茫着呢,能清楚你两边的争端?表达一下对君王对自己的期许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他们最多斥责两句“年少轻狂”,不至于大动肝火。
熙和帝自然看明了其中深意,暗道这考生委实老道,偏向自己的同时也没有太得罪内阁,深谙保全自身的道理。
至于那几条为臣之道,却是句句写在了自己的心坎上。
熙和帝虽厌恶内阁,却并没想过眼下就与他们斗起来。倘有人为了拍马屁,字字句句指责众阁老欺君罔上、枉为人臣,将矛盾揭到明面上,他才会心生不满呢!
“会是谁呢?”熙和帝的视线落在写名字的地方,便看见那里用十分工整的馆阁体写着三个字:苏惟生。
“竟然是他?”熙和帝先是惊讶,随即皱起了眉头。
虽说宦官不得干政,但身为熙和帝的贴身太监,为主子排忧解难是他们的职责。
冯公公关切地问道,“皇上,有什么不对吗?”他明明在下午便看出,熙和帝对此子甚为欣赏。
“这苏惟生不过十六岁,文章风格怎的像个积年老臣?莫不是……”熙和帝没有说完。
原因么,自然是他想起了苏惟生的履历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