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怀恩(二)(1 / 2)
大不敬是什么?是对皇帝无人臣之礼。
怀恩公世子一介人臣,只因朝堂上与同僚一言不合,竟张口闭口要让皇帝治当朝左都御史大不敬之罪。
此等行径将皇帝当成了什么?又将帝王的尊严置于何地?
熙和帝心里也不太舒服,不止是因为怀恩公世子脱口而出的话,还有怀恩公为杨家求情之事。
但想到高太后刚去世,自己若是立即对舅家疾言厉色,难免让人猜测舅家已经失宠,从而给他们脸色瞧。
他拍了一下御案,“好了,说正事!”
言毕探究地望向怀恩公,
“怀恩公当真认为,此次杨妃之罪不该问罪杨家?”
怀恩公看出熙和帝目中深意,却还是硬着头皮道,
“正如方才那贼人所说,杨妃与杨侍郎一支已出了五服,本就不能再算同一家。谁家没两个穷亲戚?难道杨侍郎之父心存善念,将穷亲戚的女儿接来教养,两家人就能变成一家了不成?”
“至于张老大人所说的,杨侍郎一支也在杨妃九族之内,老臣倒不这么看。大魏自建国以来从未出过此等骇人听闻之事,灭九族的罪行更是从无人犯过。”
“因此,这九族到底从哪九族算起,一直也没个明确的说法。”
关于九族,其实自古都有两种算法。
第一种指的是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直系九代。第二种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当年淳于家夷三族,取的就是后者。
不过那是因为群臣忌惮淳于家、秦家、许家以及定国公府一旦联合起来,便足以掀翻朝廷的势力,因而协商一致处理的结果。
怀恩公既然想救杨家,自然不会以淳于家的事为旧例,
“本朝一向以仁孝治天下。老臣认为,若按第一种论法,处置的皆是犯罪之人的直系亲属、血缘至亲。以此论九族,一来可以让罪人得到应有的教训,二来么,也不至于牵扯无辜旁亲,牵连范围也要少一些。”
他说的头头是道,竟有不少官员暗自点头。
怀恩公见状更为得意,“若以前者论,杨侍郎一支并不算杨妃的直系亲属,自然不能无故牵连。”
“杨侍郎一家三代为官,兢兢业业几十年,在苏南郡一向得民心,倘因一介不法远亲被诛了九族,恐惹天下人非议。”
“老臣虽哀痛仁懿太后之死,却不能不为皇上的名声着想。处置了杨妃直系九族,也算告慰了仁懿太后与除夕之夜无辜枉死宫人的在天之灵。我那妹子,应该也可以安息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议论纷纷,却都说不出个不字来。
的确,大魏从来没规定过,九族必须以第二种方式来论。
况且,朝中本就认为杀人太多有伤天和,并不赞同诛杨妃九族。
怀恩公提出这种办法,虽然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却实实在在解决了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毕竟,直系论法牵连的范围的确要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