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树叶子(2 / 2)
就这一半,还时常拖拖拉拉,有时拖个一整年都拿不到来着。
两任滇池王与朝廷关系都不咋地,能拿到手里的军费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滇池人,尤其是花城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四处开荒。
只要不是官府圈走或者已经划给下山夷人的地方,你开了荒、种了粮食,那就是自己的。最多也就是花点银钱去官府登记一下。
这些开出来的地,滇池王府前三年是不收税的。
怎么样?政策可以吧?
可坏就坏在,这些荒地长草倒是能成,长麦子稻谷就差远了。
有时候累死累活大半年,收起来的粮食还没有撒下去的多,所以后来花城远远近近的村民都学乖了,并不会贸然去开荒。
但若是有足够的肥料,这一切就能改变了。
地再贫瘠,大量的肥料撒下去,总能多些收成。
可前面说了,花城这地方地广人稀,肥料也是抢手货!
就城里头大户人家那些用不完的夜香,也有人收了专门卖出去。
乡下人想买,还得一文钱两担,金贵得很!要是没打好关系,一般人他还买不到来着!
现在呢,那位知府大人居然说可以把烂树叶做成沃肥!
这几名男子明显不信,其中一个还小声嘀咕,“上头的人就喜欢胡闹!有那银子,还不如多买些米粮贴补一下穷人!”
旁边的人虽然没说话,但神色中都流露着赞同,明显对新来的知府不抱任何希望。
一名衙役吐了口唾沫,翻着白眼道,“瞧你们这一个个头发长见识短的,知道什么叫腐殖土吗?知道什么叫堆肥吗?”
许多人不以为然,“都是种地的老把式,谁还不知道堆肥?”
衙役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压低声音道,“我只跟你们私下讲一讲,可千万别往外说去。咱们这位新来的知府大人,可是朝廷的状元郎!论才华、学知识,都是这个!”
他竖了竖大拇指,“更难得的是,知府大人来花城的时候,带了整整一箱子的农书,据说都是圣人传下来的!”
“还有,知府大人的亲爹,那可是种地的能人,在老家博阳那一片儿忒有名!就是靠着钻研这些农书,用书上的法子种地,生生把博阳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一大半儿,还因此得了皇帝老子的嘉奖,封了个官儿呢!”
圣人有没有写过农书,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但一听这话,都觉得知府大人的确是饱读诗书、是个满腹经纶的文化人。
没听说吗?连知府大人的爹都因为种地种的好,还得了个官儿做呢!
不管他们父子俩是谁教的谁,那皇帝老子都认可的事儿,总不会有假吧?
有人狐疑道,“难道这用烂树叶的法子,也是书里头写着的?那从前怎的没人提过?”
“唉,好些读书人只顾着自己吃香喝辣,哪里顾得上咱们老百姓的死活?”衙役撇了撇嘴,
“也就知府大人和知府家的老爷都是农家出身,明白咱们老百姓的苦楚!我估摸着,知府大人和老爷来花城之前就做了不少准备,不然为何偏偏带了这么多农书呢?这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咱们花城的百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