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意见(2 / 2)
他向熙和帝拱手一礼,“皇上请恕臣直言,这苏知府到底是太年轻,也忒不知轻重了些!事关几千人口的大事,怎能轻易交托于一少女之手?”
常阁老道,“那不是还有个滇池军吗?就算真生了乱子,要平息也不难。”
熙和帝脸刷的一下沉了下来。
裴阁老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姓常的自从上次跟皇上大吵一架之后,就开始破罐子破摔,专挑皇上的痛处戳。
滇池军去年和今年的粮饷皇上都扣着不肯给,滇池王递来的折子也置之不理,如今这个屋子里的人,还有谁看不出来皇上对滇池王不满?
这老家伙,你想死也别拉上咱们哪!
“滇池军毕竟掌于滇池王之手,苏知府作为朝廷命官,若真事事求助于滇池王,恐非幸事。这样的话,常大人还是少说为妙。”说完又对赵尚书道,
“赵大人所言有理,可有个问题,赵大人想过吗?”
裴阁老暗戳戳地想,上回你孙子从花城回来被皇上训斥了一顿,还有,你那外甥谢修远在花城做了六年知府一事无成,被滇池王压得喘不过气,最后灰溜溜的上了折子调任。苏惟生到任半年多就弄出这么大动静,你那妹夫和外甥心里能平衡?
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这是把所有账都算到了苏惟生头上,变着法儿的给人家使绊子呢!
赵尚书只能拱手,“裴大人请讲。”
裴阁老问,“赵大人再有经验却是相隔万里,难道还能隔空指挥苏知府、干涉花城内政?太祖曾有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苏知府再年轻也是花城父母官,对管辖之地自有一套治理办法,如今看来也颇有奇效,赵大人,何不能多给年轻人一些信任?”
他再次向熙和帝施了一礼,“皇上,苏知府自为官以来屡出奇招、屡有奇效,纵观他立过的功劳,老臣以为,黎氏可为土司。”
裴阁老年轻时虽然受过宁老太爷的指点,却仍旧不朋不党,是清流中的清流,在朝中交好的唯有一个左都御史陈显宗,他看人向来只看一样——是否于国有利。
温陵府自实行新政至今,税收比去年多了一倍有余,加上熙和帝无意再继续保苏惟生不被世家所害,当初开放路引之建议是苏惟生所提的事也渐渐传了出来。
裴阁老与苏惟生从无交集,对他的印象却好得不得了,非常相信他的能力。
还有一句话他不便讲,那就是——就算出了岔子,不还有个滇池军和滇池王吗?
那可是花城!滇池王再因其父之故不待见朝廷,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地盘出大乱子。
裴阁老默默看了一眼熙和帝,终于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