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查看(2 / 2)
没有想到那王刺史竟然敢欺上瞒下,好大的胆子,太子转念一想,哦,是韦家的人,怪不得如此。
再往后看,太子就对楚三郎所提出来的农场概念非常有兴趣。如他在信中所说,他是在拾人牙慧,有很多好的技术,是从书中摘取而来,自己只是把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罢了。
太子立刻想起了当时那份农书,很有可能那些植物,像地瓜之类的真的是在以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因为战乱或者是世家故意藏匿,就像藏匿土地一样,没有让皇室知道。楚三郎只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归纳的人而已。
根据信上的介绍,可以大体分为中原农场和江南农场,虽说按地域分了两类,但是可以因地制宜,最大程度上利用时间和空间安排朝廷想种植的作物。
那这样的话,这些农场其实都是国有,除了要让在农场里面干活的人吃饱穿暖,有银子拿之外,就像信中所说,可以自动的运转,后期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只有人进行监管就可。
太子摸了摸下巴,这个人好生聪明,现在很多世家大族利用战争和百姓逃跑这个事情做文章,将自己名下的土地是一扩再扩。
自己到时候以建农场为由,清查一部分人的土地,那这样还能缴获一大部分物资。嗯,三郎果然是聪慧,虽然他没有提这件事情,但是自己能感受到他所表达的意思。
再接着往下看,他还给出了如何去计算和测量一个多大的农场使用额,多少劳动力可能可以达到最大的效率。楚三郎在里面也明确表示了不是所有的农场需要的人越多越好,是一个算术题。但是,太子殿下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算术应用题的时候,头有点痛,楚三郎如此全才吗?
后来一看,原来是三郎的哥哥,那也可以,往后一瞅,这些各个规划的平面图是三郎的大哥所绘制,他们家还真是能人辈出。江南农场建造的时候,可以让他这两个哥哥先去磨练一番,至于楚三郎嘛,先考中个秀才自己才能更好的给他安排个职位干。
若是让楚白知道考中秀才不仅不是代表放松,还是要代表干活的话,他打算一辈子只想上学
太子把所有的内容都看完,又研究了一遍,内心心有澎湃,到时候,在江南和中原,每个地方多建几座农场,这样就可以完美的把这些难民给吸纳进去,不仅如此,还能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是一件大好事。
把信和和规划还有平面图又重新装进那个大信封之后,拿着它就要给爹娘去看,毕竟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法,那就刻不容缓的马上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