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题目(2 / 2)
楚白将贴经和墨义的答案写在草稿纸之后,脑子的确开始又晕乎了起来,所以这次他打算出去上个厕所,清醒一下,见识一下考场中的茅厕是什么样子,楚白觉得自己肯定无比清醒。
没错,楚白出来的时候脸都绿了,他终于相信,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君主能掉进厕所里淹死自己,在60年代看到的那个茅坑对比,现在这个简直就是洒洒水,毕竟考场中的考棚都会出现奇形怪状的现象,还指望着这茅厕能经常打理吗,来拉粪便的,也不愿意进来。
不过现在确实是清醒了好多,他现在想作诗了。
简单的喝了一下竹筒里面的水,就开始写第一个有关冬日落雪的诗。
考试之前都会准备一些常用选材的诗,常见的莫过于四季景色,那冬日落雪肯定也是在其中,相信这一个基本上所有的学子答的都是无功无过的。
至于求贤若渴的诗,这倒是让楚白比较为难,上位者想要求贤若渴,那他作为读书人,那岂不是要展示一下自己“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楚白觉得他已经拿捏了出题人的心理了。
但是这个话要弯着说,意思就是自己学的小有成就,朝廷能快点发现自己,挖掘自己,如果朝廷没有发现没有挖掘,那说明是自己努力的不够,这个时候他就算没有在朝廷为皇上效力,也会去乡野之间发挥自己的余热。
楚白写完之后都觉得自己的立意非常好,忍不住的想给自己鼓掌。
写的再好,现在只在草稿上,要赶紧的腾抄上去,算术题他打算明天睡醒之后脑子清楚一点再写。
现在晚上是可以继续答题的,吃晚饭的时候顺便会发一根蜡烛,还是打算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再正儿八经的腾写在考卷上。不确定明天的那几道大题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算出来,所以一定要珍惜晚上的时间。
大家都在晚上加紧赶夜班,抬头望去,每一个考棚里面都点着星星灯火。
几位考官大人在白天的时候已经陆续的来回走过,看了看下面这些学子的状态,“果然,江南好文风,本官上一次去扬州那边监考的时候也是如此,真的是人杰地灵啊!”作为监考之人,肯定不能是一个地方的,所以都是从京城和其他地区抽调来的。
看着这边学子更加年轻,文采更加优异,不禁发出感慨。不过心里也愁,有几道题是陛下点名弄出来的,还有就是太子所说,增加君子六艺,尤其是算术一方考核的力度,弄得他们都有点头痛。
自唐朝起作诗之风尤为盛行,学子的优异程度很大情况下,要看一下诗作的如何。以前学子给各位大人的投名状,都是用的自己的诗作。不过陛下和太子虽然这么说,但是有的东西还是要考的,只不过要辛苦一下这些学子算几道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