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2 / 2)
吴国的士兵大败而归,诸葛恪非常羞愧难当,便借口生病不去朝见吴国的君主。吴国的皇帝孙亮亲自到诸葛恪的宅邸问候,文武官员也都前来拜见。诸葛恪担心人们议论,于是先搜查官员们的过失,轻的就发遣到边方,重的就斩首示众。所以内外的官员都十分惊惧。又让心腹的将领张约、朱恩负责御林军,作为牙爪。
孙峻,字子远,是孙坚的弟弟孙静的曾孙,孙恭的儿子。孙权当政时,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御林军的军马统领。如今,听说诸葛恪派张约和朱恩两人掌管御林军,夺取了他的权力,他非常生气。太常卿滕胤与诸葛恪有仇,便趁机挑拨孙峻说:“诸葛恪专权凌驾,杀害公卿,可能会有不忠的心。你是宗室,为什么不早早想办法对付他呢?”孙峻说:“我早就想这么做了,现在就要上奏天子,请求处决他。”于是孙峻和滕胤进见吴国君主孙亮,私下报告了这件事情。孙亮说:“我也很害怕这个人,一直想除掉他,但一直没找到机会。既然你们真心忠诚,那就密谋对付他吧。”滕胤说:“陛下可以设宴邀请诸葛恪,暗中藏有武士在壁衣中,掷杯为信号,就在席间杀死他,以绝后患。”孙亮同意了这个计划。
说起诸葛恪,他因为兵败回朝后,身体不好,只能居家养病,而且精神状态也非常不好。有一天,他偶然走出中堂,忽然看到一个人穿着麻衣挂孝进来了。诸葛恪大声质问他,那人非常惊慌失措。诸葛恪命人拿下来拷问,那人告诉他:“我因为刚刚丧失了父亲,去城里请僧人超度,一进去就看到这个寺院了,没想到是太傅的府邸。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呢?”诸葛恪非常生气,叫来门卫军士问他们。士兵告诉他:“我们几十个人都拿着武器守门,没有离开过,也没有看到任何人进来。”诸葛恪非常生气,把他们都砍了。当晚,诸葛恪睡不安稳,忽然听到中堂里的声音像是打雷一样响起。诸葛恪走出去看,发现中梁被折成两段。诸葛恪惊恐地回到卧室,忽然一股阴风吹了起来,他看到之前斩杀的披麻人和门卫士兵几十个,都提着头索命。诸葛恪吓得倒在地上,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第二天早上洗脸时,闻到水的气味非常刺鼻,像是血腥味。诸葛恪大声叫仆人,连换了数十盆水,都闻起来刺鼻难闻。诸葛恪还在惊恐中,突然有人来传达皇帝的命令,要求太傅前去参加宴会。
在准备出府的时候,诸葛恪命人准备了车马。他准备出门时,一只黄狗咬住了他的衣服,嘤嘤地哀叫,好像在哭泣。诸葛恪很是生气地说:“这条狗在跟我开玩笑!”于是叫人把狗赶走,自己上了车出门。刚行了几步,他看到车前出现了一道白色的虹彩,从地面上升起,像白色的绸带一样冲天而去。诸葛恪非常吃惊。他的心腹张约悄悄地上前告诉他:“今天皇宫设有宴会,事情未知真相。大人不可轻易前往。”诸葛恪听了之后,命人把车掉头回去。不到十几步,孙峻和滕胤骑马来到车前,问诸葛恪:“太傅为何掉头回去?”诸葛恪说:“我突然感到肚子疼,不能前去见天子。”滕胤说:“朝廷为了太傅的军队回来,还未与您面谈,所以设宴招待您,同时商议重要大事。太傅虽然有疾病,也应该勉强前往。”诸葛恪听从了他的话,跟孙峻和滕胤一起进了皇宫,张约也随行。
诸葛恪见到吴主孙亮后,恭敬地行礼之后,就坐下来了。孙亮命令诸葛恪进酒,但诸葛恪内心犹豫,回答说:“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多喝酒。”孙峻说:“太傅府中有一种常喝的药酒,你可以喝一些吗?”诸葛恪回答:“可以。”于是孙峻命人回太傅府取来自制的药酒,之后诸葛恪才放心地喝了下去。喝了几轮酒后,吴国国王孙亮提前离席,有事要处理。孙峻下了殿,换下了长袍,穿上了短衣,内穿环甲,手持利刃,上殿大声喊道:“天子有命令,要诛除叛逆!”诸葛恪非常惊慌,把酒杯扔在地上,想要拔剑迎战,但还没等他拔剑,就已经被斩首了。张约看到孙峻斩了诸葛恪,便挥舞刀向孙峻迎面而来。孙峻急忙躲开,但是张约的刀尖划过他的左手指,造成了伤害。孙峻转身躲过了一刀,同时砍中了张约的右臂。众多武士一齐拥上,将张约砍倒,剁为肉泥。孙峻一边命令武士们抓住诸葛恪的家人,一边让人把张约和诸葛恪的尸体用芦席包裹起来,放在小车上运出城门,然后抛弃在城南门外的石子岗乱冢坑里。
那时,诸葛恪的妻子正坐在房间里,心神不宁,动来动去,这时一个女仆进了房间。诸葛恪的妻子问:“你全身为什么有血腥气味?”那个女仆突然变了脸,怒视着诸葛恪的妻子,然后飞身跳跃,撞到了房顶,大声喊叫:“我是诸葛恪!被奸贼孙峻谋杀了!”诸葛恪和他的家人们惊慌失措地哭了起来。不一会儿,军队到了,包围了府邸,将诸葛恪全家老幼一起绑到市曹处处决。这是吴建兴二年冬十月。过去,诸葛瑾还活着的时候,看到诸葛恪聪明才智尽显,叹道:“这个人不是保家之主!”另外,魏国的光禄大夫张缉曾经对司马师说:“诸葛恪快要死了。”司马师问他为什么,张缉说:“震慑了他的上司,他怎么可能长命呢?”结果证明他说得对。
接着说,孙峻杀了诸葛恪后,吴国的孙亮封他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中外所有军队的事务都归他掌管了。从那时起,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孙峻手中了。
接着说,姜维在成都收到了诸葛恪的书信,想要寻求帮助一起讨伐魏国,于是去朝廷上奏请后主批准,然后再次兴起大军北伐中原。正是:一度兴师未奏绩,两番讨贼欲成功。
现在还不知道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