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 2)
而且叛乱的发起者极有可能就是世家豪强。
因为刘循让他们的损失太大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屯田在即的危险,那就必然会有亡命一蹬腿,做垂死一搏的挣扎。
刘循现在不在长安,“生死未卜”,并且还没有太子,无疑是他们做最后一搏的最佳机会。
怎么应对?
首先,这件事他不能找人商议。
因为他没有把握,留在长安的这些人和如今成都的谣言没有丝毫的关系。
如果他聚集长安的文武商议对策,其中只要有一个人和这些谣言有瓜葛,那不是等于在敌人的面前亮出自己的底牌吗?
那这件事要不要禀报陛下呢?
不行!
现在这件事还仅仅是停留在谣言的层面的上,如果禀报给陛下,那势必会造成陛下分心。
另外,陛下现在在曹魏境内,送信的使者一旦落入曹魏的手中,那可就是……
郑度不敢再往下面想。
他决定启用刘循临出发是给他的绝对权力,就是可以下达三道大汉皇帝陛下的圣旨。
当即郑度下达了第一道圣旨,命令刘璝率军秘密前往绵竹,迎接太上皇刘璋和陛下的亲弟弟蜀王刘阐,以及刘备之子刘禅入京城。
如果真有叛乱爆发,这三个人任何一个落入了叛军之手,就会成为叛军的旗帜。
那对平叛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先将他们接入长安“保护”起来。
一时间,大汉王朝的天空之上,阴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这个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
更何况刘璝是出动大军去“迎接”太上皇,立刻就引起了西川豪强和长安文武官员的震动。
第一个向郑度发难的就是庞羲,他领着黄权、刘巴、张翼、霍峻和一队排刀手冲到郑度的面前,恶狠狠的瞪着郑度问道:“郑丞相,你假传圣旨,将太上皇他们突然迎接到长安来,你要做什么啊?”
扪心而问,郑度在没有通告任何人的情况下,突然将刘璋、刘阐和刘禅接来了长安,这个举动确实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再说得直白一点,反迹已露,图谋不轨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郑度没有回答庞羲的问话,而是扫视了众人一眼,问道:“你们都是我大汉的忠臣吗?”
庞羲冷笑道:“当然都是,难道这里还有人不是我大汉的忠臣吗?”
黄权看着自己完全不认识的郑度道:“君陌,你……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干啊!”
郑度从怀中取出董和的军报,放在众人的眼前,问道:“如果诸位都是我大汉的忠臣,你们说本相该如何做?”
在场的众人一看董和的军报,瞬息之间,所有人的额头上都沁出了一丝细细的汗珠。
刘巴抹去了额头上的冷汗,问道:“郑丞相,你为何不提前将这军报告知我等……”
郑度面色冷峻的道:“如今陛下不在长安,西川情势不明,再没有‘保护’住太上皇等三人之前,本相不敢轻信任何人……一着不慎,便有山崩地裂,天翻地覆之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