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封爵加官(2 / 2)
刘循不能说出自己当初和诸葛亮也是这样决定的,于是笑道:“丞相妙计,那朕就依照丞相的计策行事吧。”
三日后,刘循在长安城北,渭水河边举行了隆重的犒赏大典。
一路黄土垫道,清水洒尘,鼓乐大作,全军将士在民众夹道欢呼中列阵整齐。
在长安城北门的箭楼上还悬挂了两幅足足八丈的大布,右书“剿灭国贼”,左为“中兴大汉”。
刘循身着玄色皇袍,庞月身着皇后服饰,佩戴由黄金打造花鸟走兽珍珠装饰而成的步摇,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来到全军将士们的面前。
先说了一番勉励忠君爱国的话,然后由刘循亲自给每一个立功受爵的兵士佩戴封爵的礼冠。
这样的士兵总计两百余人,其中阵亡、伤残将士一百有零,由他们的子女兄弟来接替受爵。
最高的是伯爵,一共两人,其他的都是子爵和男爵。
伯爵赏赐屯田三百户,子爵二百户,男爵五十户。
就是说这些屯田户原本该当交给朝廷的赋税,全部归由受爵的将士所有。
并可传三代。
受封的将士无不感激涕零。
能不感激涕零吗?
如果不是大汉皇帝陛下圣明,他们这些人在盛世就是牛马,在乱世上了战场也不过是别人立功受奖的砝码。
可是如今,他们都有了爵位。
有了爵位那就是在大汉王朝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战功不及受爵的,也根据功劳大小每人获得屯田土地五十亩至二十亩不等,并在门楣上张贴建功黄表,宣告天下。
这样的将士多达万人,其中阵亡、伤残的将士达到七千之众。
可是不要小看了张贴建功黄表,这就是老话里说的“光耀门楣”。
并且,门楣之上只要贴有建功黄表的家门,任何官吏不得强入。
再然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给有爵位者加官!
加什么官?
全部被派往西川出任县丞、县尉一级的官员。
至于太学的学子,除留下五十人在太学院中出任先生,其他的人也全部被派往西川做官。
包括陈大锤、朱权、杨鹤、吴闲、王文、姜维、刘文瑞、李朝阳,全部都去。
所有这些新任官员不得携带家眷,不得在当地购置产业,所有用度,包括路费,都由朝廷出资。
三年后,政绩斐然者升迁使用。
刘循将有功将士和太学学子同时授官就一个目的,告诉天下人,今后我大汉的官员主要是从这两个门道中出来。
第一是为国建功;第二是为国读书。
郑度和诸葛亮都在场,他们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透亮,知道这是大汉皇帝在为西川屯田做最后的准备。
也就是说西川的屯田将不可逆转。
但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郑度都看到了刘循的一个漏招。
他们原本都以为刘循知道,可是今天刘循却只字未提。
如果刘循不补上这个漏招,就有全盘崩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