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解决方案(2 / 2)
还不是因为在顾氏你技术能力无人能及,因为你做出的产品质量最完美无缺!在这里没有人能对你的岗位产生威胁。”
如果这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浑货,再给你来点小马屁,那受宠若惊就该变成相见恨晚了。
所以,听到这里的王哲,眼神柔和了不少,心里默念:算你小子有点见识。
只听丁向南的声音再次响起:“假如有一天,其他人的技术也提升起来,甚至都不用赶超你,只要提升到能把公司的工作支撑起来的程度就行。
那时候,如果来一个产品,在你的工艺下做的完美无缺,成本一百;
而别人做出的产品比你差了一个档次,但也符合客户要求,成本是六十。
两个人相比,你猜有哪个老板会支持你?不管完美还是普通,只要符合客户要求,在老板眼里都是一样的效果。
而成本却是他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那时的你,还有底气如此牛气吗?”
王哲沉默不语,好像丁向南这些话还真让他有些触动。
见王哲默不作声,丁向南语气变得平缓下来:“我一个管后勤的土鳖,不懂技术,不懂管理,甚至后勤都干不好,尚在摸索阶段。
但我听一位管理学的高材生,说过他的老师讲的一句话:技术的终点未必是完美无缺,那些特定限制条件下的完美,更加难能可贵。
比如‘斯科博纳’这个项目,如果你凭借无比高超的技能,把加工先后顺序做出三种不同工艺,把工人们用专用工具的时间错开。
第一波用时另外两波在干其他工序,第二波用时第一三波在干其他工序。
这样三套就能做出九套的效果。而公司最初预算的专用工具,也就十套而已。
你只出一个工艺图,不用花半分钱,就解决了公司买不到工具的最大的难题,难道这不是你技术高超的意义吗?
这种在三种甚至更多不同工艺下,把所有产品质量保证过关,那才是真正的技术考验。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难度太大,我可以请示总经理,请他召开一个讨论会,大家集思广益帮你找找思路。”
丁向南为了说服他可谓是绞尽脑汁,不留痕迹又显而易见的威胁,见缝就插针的溜须拍马,最后管用不管用试试再说的激将法。
他觉得自己都快熬成诸葛亮了!
不知是丁向南的“浑”起了作用,还是听陈爽讲课学来的那些说辞,得到了他的认同,总之王哲现在已经彻底平静下来,说话的语气都不再那么生硬。
“你小子挺有一套,我决定像你说的,做出三种工艺。
你说的有些道理,三种不同工艺下保证质量才更加考验技术。
不过,不用开那个什么狗屁讨论会,那些酒囊饭袋能给我提什么新鲜思路?”
丁向南被允许坐下了,这可是少有的待遇。他坐在那里,一句话都不敢说,怕打断王哲的思路,这一等就是三个多小时。
下午三点半,花费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王哲总算把另外两种工艺优化完毕。
其实单独做三个工艺并不难,难的是三个工艺中,每序时间的分配要考虑进去。
他王哲的确配得上技术大牛的称号,三种工艺,完美的把用专用工具的时间段错分开来,实现了公司两人共用一套工具的最初设想。
他们第一时间把另外两份工艺流程图下发到车间。
王哲还亲自下车间讲解了三种工艺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然后,生产现场就出现了半年以来,生产“斯科博纳”项目,唯一的一次井井有条的生产秩序。
当顾炎彬来到车间看到这一景象时,眼中闪过一道奇异的神采。
喜形于色的喊道:“带班长,过来一下。”
现在的带班长轻松的多了,甚至有点无所事事,听到顾炎彬的声音立马跑了过。
“董事长您来了,看我们的生产您还满意不?三种工艺,愣是把三套工具整出了九套的效果。”
那股子得意的牛气劲,恨不得溢出车间。
顾炎彬技术出身,听对方一说三种方案做出九套的效果,就明白其中的原理。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只见他神色动容的说道:“做的好!很巧妙的方法,几乎挽救了公司的未来,谁的主意?”
代班长也不敢贪功,实事求是的说道:
“都是丁向南的主意。
专人负责专用工具,用完立马回归专门地点,这主意是他想的,节省了大家无谓的乱窜找工具时间;
增加两种加工工艺,错开工具使用时间也是他想到,然后请王工修改的。三套工具实现了九套的效果。”
顾炎彬一针见血的回道:“第一个点子不仅仅节约时间吧,大家能专注于工作,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活上,废品率是不是也降下来了?”
“董事长英明!”
现场响起顾炎彬那轻松爽朗的大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