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 第236章 卓筒井和花楼织机

第236章 卓筒井和花楼织机(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散修的逆袭之路  神奇宝贝之从零开始  诡异:刚学的武术,我能受这委屈  霍格沃兹的蛇类巫师  全员恋爱脑,唯我是真事业批  这把刀有点厉害  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炮灰娇妻  六零军婚,美男知青入赘随军路  四合院我靠空间称霸世界  男主今天黑化没 

张松劝刘璋把江阳的盐井,交给刘备开采。

在张松的据理力争下,群臣已经没有反对的声音。

令张松没想到的是,以前处处反对刘备的刘巴,这次居然赞成此事。

刘巴此时上前一步说:“江阳的盐井,让刘备去采也无妨。”

清了清喉咙,他接着说道。

“江阳采盐已久,盐井卤水产量已明显下降,有些盐井已经荒废,给刘备去采,他们也没多少产出,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说到这里,刘巴笑了笑,“看来刘备手下没有懂制盐的人,我认为他们在江阳搞不出什么名堂……”

刘巴说完,反刘备的一些人,比如王累等也笑了起来。

同时这事也敲定下来,孔明对蜀锦和井盐的两个要求,都被刘璋许可。

……

得到许可后,张松立即安排人员,同孔明对接此事。

孔明也立即行动起来。

怎样织锦和采盐,孔明早有计划,也早已向刘备请示过。

对此,刘备全力支持,令孔明放手去做。

孔明先设立两个官职,司锦中郎和司盐中郎,分别由自己的两个好助手,董厥和樊建担当。

两名中郎之下,再设相关机构,选取各种专业人才和工匠。

两大机构规模化经营采盐和织锦两大产业。

……

先说采盐。

董厥带人来到江阳后,先查看原有的盐井。

三国时期,盐井都采用明挖的方式。

明挖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就是用人力,一点一点挖下去。

因为挖井的人下到井底作业,需要一定的空间,这决定井口直径不可能太小。

井口直径大,加之地下水影响,盐井就没办法开凿得太深。

如此,这种明挖盐井的产量就比较低,江阳县合适明挖的地区,也早已挖完。

这也是刘巴嘲笑刘备的人不懂采盐的原因,因为刘巴的井盐知识,停留在当时的明挖工艺上。

而孔明这个穿越者,准备采用的工艺完全不同,孔明将后世先进的井盐开采工艺,提前几百年教会了董厥。

这就是“卓筒井”工艺。

北宋时期,井盐开采业出现了“卓筒井”,这种盐井的挖掘方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卓筒井工艺属于暗挖法,盐井直径只有碗口大小。

挖掘时,在井口上方竖立碓架,工人们站在碓架上用力踩踏,利用冲击力凿井。

同时,为防井壁塌陷,以及防地下水侵入,卓筒井用竹筒做成套管,来保护井壁。

这样,卓筒井可以越挖越深,最深可达千米以上。

董厥利用卓筒井工艺,把阳江县深埋地下的卤水开采出来。

阳江在今天的自贡市境内,是井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地下卤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孔明虽然只是向刘璋索要一个县的地域,但先进工艺采出的卤水,比益州其它地域加起来还多。

……

开凿盐井之外,想生产出精盐,还需要抽取卤水的工艺,卤水净化的工艺,熬煮浓缩的工艺,结晶分离的工艺,以及粗盐提纯的工艺等。

这些工艺就没什么难度了,几乎每个穿越者都会,此处就不再赘述。

总之,董厥到阳江后,利用孔明传授的先进井盐工艺,很快生产出大量高品质的井盐。

在制盐业。

刘备势力开始碾压三国其他势力!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豪门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逆天驸马爷 国运游戏,熟知历史的我赢麻了 风流小太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