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真够乱的(2 / 2)
虽然现在能够吹响笛子了,也对六孔有着初步的掌控。但是周全也觉得自己的技巧、指法和气息不够,还需要继续学一学。
隔壁的赵成平站在门口,对周全说道,“你这不成啊,你得有花舌音。”
周全就笑着说道,“刚学,现在还不会这些。”
“那就慢慢琢磨。”赵成平就表示鼓励,“那要是喜欢这些,去找东头的六大爷,他懂这些。以前唱二人转的、红白喜事的,他都是一号人物。”
周全立刻来劲了,说道,“这我倒是听说了一点,就是六大爷不好相处吧?”
赵成平就笑着说道,“那是,都不想和他说话。孤寡老头脾气怪,这也常见。他好像挺喜欢斯文人,前两年还给一些知青讲过古。”
其实周全也和那位孤寡老人打过交道,不过那也只是‘点头之交’,很明显六大爷不太待见周全。或者周全这个斯文人,不符合六大爷认知的斯文人。
赵成平闲着也是闲着,问道,“秀才,我家晶晶下半年也送学校去,你说她能读出来吗?”
周全就立刻说道,“那孩子还成,脑子还算活。”
能不能读出来,这谁敢保证啊。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的升学率极低,想要真的读出来,这还不是刻苦努力就行的,必须要有天分。
至于哪些孩子能不能读出来,周全其实也不敢保证,更不能给个准话之类的。尤其是现在的前山屯,好些家长觉得周全有本事,觉得周全有学问。
这要是周全随口一说,说不定还真的有家长以此为凭据决定要不要让孩子上学。
就在周全和赵成平闲聊的时候,花婶来买东西了,买了一小壶油和三尺布回家。估计不是自家用的,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自家闺女回娘家了,这是让闺女带回去的。
没办法,现在很多的农村哪有那么多的粮油票。就算是东北看似物产丰富,只是落在农民手里头的东西也非常少,大概也就是比起一些其他的省份少了一点饥饿,也不算是完全够吃,更不是粮油多的用不完。
许卫东带着儿子闺女来了,有些不好意思,“秀才,他们两个读书,总是要你给他们拿卷子。”
“到时候他们要是考出去了,升学宴请我吃饭就好。”周全就笑着起身,对许卫东说道,“只要他们读书上进,我就喜欢。”
许卫东就教训着儿子女儿,“听到了吧?以后要好好读书,你们也晓得这些卷子多难得!”
许宁清和许宁川自然知道这些,因为周全给的这些资料等等,连他们的老师都觉得非常好。在班里的时候,好多人都借着去抄呢,老师也经常从那些题当中找些例题做讲解。
“给你们一套资料、一套卷子。”周全就开口,说道,“这一套是数学,你们先一边做一边讨论,半个月之后我来给你们考考。这段时间正好在家,家里头事情要是不多就多看书,不懂的就过来问我,初二初三的题我应该没忘。”
不是没忘,而是很多的知识点可能忘了,但是现在再仔细学学,很快就可以重新掌握,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了。
许卫东就笑着说道,“地里也没多少活要他们做,家里头也没事,他们只要能读书就好。”
许宁清忽然问道,“叔,你过两天还要给小妍送套卷子吧?”
“就你聪明?”许卫东瞪了一眼女儿,没好气说道,“回去写卷子,写不通就和你弟讨论,再不懂就来问你叔。”
周全在旁边听得直犯迷糊,这辈分越来越乱了。这,还真的是各论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