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盏心灯(2 / 2)
“是吗?”
马玉琴似觉意外,“说说看,怎么就豁然开朗了?”
许臻放缓脚步,“年少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裕生活,对国家民族兴衰、党派争斗、信仰和未来等,默然视之,漠不关心。
后来,家遇不测,一落千丈,就一心忙于生计,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和亲近人过上好日子。
至于民族和国家前途,民权民生,如何打败日本强盗,谁能救中国?等等,压根就未曾好好想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仅仅朦朦胧胧地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所以然。
可是,一些大道理,从你嘴里说出来,是那么接地气,贴近生活现实,又与自己息息相关,难以置身其外。
比方说,杀鬼子,我是为了报仇雪恨。
却上升不到保家卫国的境界,做到不仅自己杀鬼子,还自觉地去联合更多的人一起杀鬼子。
充其量是盲目行动,而不是自觉行为。
正如你说得好,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国破家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贫苦人组织起来力量大。
只有万众一心地打败日本侵略者,彻底推翻压迫势力,才能卫国保家,解救劳苦人民。
总之,把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倍觉心明眼亮。”
“不错,你有这样的认识,倍感欣慰。”
马玉琴欣喜非常。她从内衣兜里拿出一本小册子,递到许臻手上。
“嗬,《论持久战》!”
许臻接过来翻开书页一看,惊喜异常。
早就疯传,此书震惊国内外。
甚至苏联元帅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等外国领导人都交口称赞。
号称“小诸葛”的国民政府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认为《论持久战》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
概括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推荐给向蒋介石,一向自以为是的蒋介石也不得不十分赞赏。
后来,征得周恩来的同意,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将《论持久战》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赠给你了,拿回家去再仔细看吧。”
许臻爱不释手,自顾自地盯着小册子发呆。马玉琴推了他一把说。
“嘿嘿。”
许臻粲然一笑,不好意思地把小册子小心翼翼地装进了衣服兜里。
为了便于解读,马玉琴结合着自己学习体会,言简意赅地给许臻讲解了《论持久战》有关精辟论述。
抗战“亡国论”和“速胜伦”都是错误的,而是持久战。
兵民是胜利之本,只要人民组织起来,只要有一支人民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日本侵略者必然葬身于组织起来的兵民之熊熊烈火。
《论持久战》是当代的《孙子兵法》,第一次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位置,第一次提出开辟敌后战场.....
当晚,回到家里后,许臻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仔细阅读起来,不知不觉地到了天亮。
战略战术相统一,大道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像一盏心灯,拨开迷雾,照亮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