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募捐潮(1 / 2)
“牵一发而动全身。臻哥,募捐活动,迎合抗战大势,抓住烈军属这个社会关注焦点,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必将一呼百应,不成功都难。”
邢燕出身官府名门,具有审时度势的见识,自然思路开阔,一语中的,牢牢抓住了牛鼻子。
“哥,这一次募捐活动,一准是一台大戏上演,有好戏看了。”
这次募捐始作俑者夏薇薇不甘落后地随声附和,歪着头翘着眉毛注视许臻,笑意挂在脸上。
“承蒙关照,有两个花木兰护航保驾,自然是福将助力,马到成功了。”
颇具军师风采的邢燕和夏薇薇,主动前来助战,并帮助出谋划策,许臻心中欣喜地拱手相谢,笑语呵呵。
“臻哥,大学生游行队伍,街道锣鼓舞蹈乐队,黄包车彩车队等,都已准备就绪,警察和三十多名维护治安秩序协警志愿者也已各就各位,可以开始了。”
协助副警长葛天舒组织募捐活动的罗小虎走来,向站在街口的许臻说道。
“好,锣鼓响起来,募捐活动正式揭幕。”
许臻摆摆手,吩咐道。
“噔呛,噔呛,噔噔呛.....”
锣鼓声中,载歌载舞,欢声雷动,一组组方队相继出发。
“抗日救国,抗战将士有功,烈军属光荣,人人献出一份爱.....”
邢燕和夏薇薇等人领头振臂高呼,大学生游行队伍,整齐划一的口号声震耳欲聋。
“团结抗战,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
悬挂着一块块大型标牌的黄包车队,.彩旗迎风招展,醒目壮观。
敲锣打鼓,送温暖慰问队,在许臻、罗小虎和汪得水组织带领下,捐款捐物大户主玄哉辉、谢英利、于右亭等众人参入,登门入户,给烈军属们佩戴红花,递红包,捐赠米面油等慰问品。
“谢谢,谢谢!”
一户户烈军属们欢欣鼓舞,感激涕零......
募捐方队游行在街路上,随即旁观者,踊跃参与者,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起来,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募捐活动第二天,《大公报》、《生活导报》等先后刊登记者专访文章,写实报道警民联手联姻,结对帮扶,踊跃捐资捐物,人人献出一点爱,支援前方将士英勇抗击日寇,无私援助为国捐躯的烈军属.....
特别是《大公报》刊载的《文祥苑区警民一家亲》系列报道,相继被各大报刊杂志转载,文图并茂,警察和辖区居民极力募捐,救助烈军属活动蔚然成风,事迹真实感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
募捐活动开展十几天,捐献人气兴旺,收效甚大,文祥苑区共募捐二十多万元法币,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一宗,价值数十万元。
救急救贫,五百多户烈军属都数额不等地收到了资财援助,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仅民心雀跃,深受鼓舞,也大大激发了一线抗日将士奋勇杀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许臻、罗小虎和汪得水等警官,玄哉辉、谢英利和于右亭等袍哥,一时间荣登名人榜,成了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此后,募捐活动的浪潮,从文祥苑区拉开了序幕,一发不可收拾,由点到面,逐渐扩展开来。
后来,由于引起了委员长夫人的密切关注,并在她大力倡导下,一举演变成了山城有史以来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抗日募捐运动。
募捐潮一浪高过一浪,轰轰烈烈地了开展起来,且累累成果。
“小子,可以啊,弄出这么大动静来。呵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居然受到了委员长夫人的亲口表扬,给警察局增光添彩。”
募捐活动演变成募捐运动,警察局既是组织部门,又是发起者和先锋队,邢玉荣捞取政治资本,受益匪浅。
故此,他对许臻夸赞有加,另眼相看,大加赞赏,“可喜可贺,给你记三等功一次。”
“局座谬赞,属下才疏学浅,能有啥能耐,吃几碗大米干饭自己心里有数,侥幸小有建树,不过是依仗着局座悉心栽培,教导有方,岂敢忘恩贪功。”
在老谋深算的邢玉荣面前,一直保持着高度警觉,不敢有丝毫懈怠,毕恭毕敬地低调回话。
暗思,知道你有袍哥背景,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募捐运动,警察局居功至伟,身为警察总局局长和袍哥双重身份,获利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