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夜游(1 / 2)
三人于帝都闹市穿行。
石溪因随家中长辈来帝都做生意,对此地也算熟悉,遂自告奋勇为两人做起向导。
所谓帝都,“八街九陌,笙歌不绝”,所言倒也非虚。以皇宫为轴,东市富人云集,自是繁华无两,笙歌不绝。而城西则较为困窘,西市也素有糠市之说。此处鱼龙混杂,既有江湖豪客,也有市井小民,故而素来为东市所居的达官显贵所不齿。
而这并不妨碍一座青楼在这中轴之上落户,并声名鹊起。这座据说是背靠永昭皇权的妙音阁,一向只认一个字,钱。
换言之,价高者得。只要有钱,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三教九流,皆来者不拒。妙音阁打着以才会友的名头,将那档子龌龊事装扮得香艳至极。白日饮茶宴友,夜里寻欢享乐,民间亦有诗云,香车齐驻,金勒争飞。俊客鸠妇,嚼蕊按英。足可见这它的盛极一时,艳名无双。
因着月仙赐药的美谈与“三绝”之名,妙音阁很快便顺势而起,一跃成为永昭最繁盛的烟花之地,更成了永昭帝都最为着名的销金窟。文人骚客,公子王孙,但凡是个男人,无不对其钦慕流连,一掷千金。
久而久之,这灯火长明的青楼却有了别样的意味。仿佛只要妙音阁的歌声不绝,烛火不息,那么这九州之境便当真能承天之祜,永寿无疆。
——自然,在讲述之时,石溪对此表现得颇为不屑,倒并非他天生反骨,有通敌叛国之嫌,而是在心仪的美人面前,总要对这烟花柳巷之地表明他嗤之以鼻的立场才是。
“总之呢,这妙音阁便是这永州八奇之一。自然了,永州还有诸多奇绝,单说这妙音阁,就有三绝之美誉。歌绝秋盈盈,舞绝玉翩翩,还有琴绝落玉仙子。这个姑且不谈,我想想…譬如今日你们去的,素有护国寺之称的妙法寺,南音山下的佛家宝地观音镇,还有江湖人趋之若鹜的问剑山庄......唔,算来我石家也算是帝都一绝。”
“咦?真的吗?”赵青木饶有兴致地问道。
石溪得意道:“确切而言,是我家的酒,因是先帝钦赐的御酿而闻名。虽说御贡佳酿,连我都无福消受,不过在帝都流传甚广的名酒‘一枝春’,便是出自我石家酒坊。有机会我请你们尝尝!”
“没想到你家这么厉害啊…”赵青木杏眼圆睁,实则她对这家业几何所知甚少,只是既成了御酒,自然要另眼相待。
“嘿嘿,那是自然啦!诶,对了。这几日你们去过南音山,可有什么收获?”石溪滔滔不绝后,终于想起了两人帝都之行的首要目的。
“别提啦,一无所获。”赵青木叹了一口气,看向一旁久久未语的顾见春。这呆子自打今日从那妙法寺回来之后,就好似神游天外。方才石溪与她交谈之间,说不准这家伙又在想什么旁的事了。
石溪似是毫不意外地点头道:“喔,帝都是很大的,找不到也正常。想当初为了找那位女盗夜来,我爹还曾动用各路人脉,都不曾听过这人的事迹。”
顾见春微微动容,终于对两人谈话有了些反应。
“石公子是说,这位夜来姑娘在江湖上并不闻名?”
石溪挠头道:“倒也可以这么说吧?记得那时我爹曾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倘若四处都查不到她的行踪,不是这女盗贼根本不存在,那便是上头有人将她的行迹刻意抹去。否则,以我爹在民间商会的声望,不可能连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到。”
顾见春思忖道:“那便怪了。为何那散播消息之人如此笃定是她呢?”
“这倒是不清楚。”石溪想了想,抚掌道,“对了,说起这江夜来,帝都亦有一个江家,据说昔日曾与叶家,赵家,钱家齐名,并为帝都四贵。不过啊,那都是从前的事了,如今这几家都不比从前。其中尤其是江家,名声不大光彩,行事又颇为隐秘,这种与皇室沾亲带故的家族,劝你们还是少打听为妙。”
“江家出了什么事么?”赵青木好奇问道。
石溪倒是颇为神秘地说道:“据说江家本是当今贵妃娘娘的本家,当初也曾盛极一时。只是数年前,那江家老太爷忽被降罪,杀的杀,贬的贬,江家便分崩离析,不复从前...嗐,都是些官场争斗,我也是听我爹偶尔提及。如今的江家啊,只剩下贵妃娘娘母族一脉,在朝中无甚地位,现在的家主另辟蹊径,四处嫁女联姻,借着这些女子攀亲带故,争权攘利,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自然,这些也是听说,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