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1 / 2)
天并没有因为村人的抱怨、衣服的单薄而有任何缓和的迹象,越来越冷。
好在最近都是大晴天,本来已经闲下来的村民又开始忙活起来,为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天做更多准备。
陆卓他们借了梯子,请了两个村人帮忙,管人家一顿饭,把家里屋顶都换上了黑瓦。
阳光一照锃光瓦亮,不少人家都抄着手抬头看着陆家大房的屋顶,嘴里啧啧赞叹。
等到陆卓许温带着两个弟弟把家里窗户都换上了县城买来的专门糊窗的窗纸,整个房子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白天直接在屋里就可以做活,亮堂堂的,整个室内都敞亮起来。
“感觉跟换了双眼睛似的。”陆倚坐在屋里看着亮堂堂的屋子说。
“你要活得够长,也不是不可能换眼睛……”许温随口接了一句。
“得活多长?”陆倚不觉问道。
没想到许温还真想了想回答他了,“也就六七百年吧。”
陆倚:
“哥,姐姐竟然是这样的姐姐吗?”天马行空,不可思议,这样的笑话都讲得出来,“换眼睛?我就是三岁小孩也不能信啊!还几百年——谁知道几百年后什么样子啊……”
说着说着还来了兴趣,“哥,你说六七百年后什么样子,是不是人人都穿棉衣,天天吃排骨,遍地都是大米饭,一天吃三个鸡蛋……”
陆卓却看向许温。
眼睛里闪过一个更加天马行空,不可思议地猜测,好像那些他察觉到的怪异都有了着落。
可这着落实在是……实在是没边到近乎荒诞。
陆卓摇了摇头。
“啊?都几百年后了人一天也不能吃上三个鸡蛋吗?”看陆卓摇头,陆倚怪失望的。
陆卓:
隔壁李大娘背着手啧啧看着,“你们这一整,就跟新房子一样,你们这日子总算过起来啦!”
许温颔首,“慢慢就过起来了。”
“趁着还没下雪,得再多存些柴。”陆卓还是忍不住探究地看着许温,嘴里却及时搭话。
陆倚撇嘴,大哥就是日常不错过任何跟姐姐搭话的机会。
晚上自己这么多话想跟他说,他要么嗯一声要么让自己“闭嘴”,要么让自己“睡觉”。大哥缺乏一双发现自己这个弟弟心事的眼睛啊,还缺乏聆听自己满肚子主意的耳朵……
李大娘背着手,点了点头。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阴天下雪,到时候可就没地方砍柴了,虽然他们家已经存了不少柴火,但这个冬天比往年来得早,来得冷。
陆卓看了一眼在院子里拿着枯枝写字的许温:她太怕冷了,又比一般人更爱干净。
现在这个天气,虽然她放弃了每天洗澡,但隔上两三天,就能感觉到她觉得不自在。
这时候洗澡,不仅是烧热水用柴,也要在屋子里烧起火盆,把屋子暖和起来。
陆卓一一盘算着,倒把刚才没头没脑的荒唐想法暂且放到了脑后。
一心一意想着怎么让许温暖暖活活、舒舒服服过冬。
还要再去多砍些柴来,也要再给余老爹送些柴火。
另外陆卓又带着陆倚多准备了一些白菜萝卜,他注意到许温会特别注意多吃菜。可惜冬天,没有青菜,等天暖和就好了,明年他一定多多在院子里种些青菜。
上次妻主买回来很多猪肉,陆卓也跟隔壁李大爷学腌制腊肉,腌起来留着慢慢吃。
第一次做腊肉,就很成功。吃得陆倚连连夸赞。
洗碗的时候还砸着嘴巴回味,不忘问陆卓:“这么好吃,哥你以前怎么不知道跟李大爷学着做啊?”
陆倚心想不会为了姐姐才学的吧,正想撇嘴,就听到陆卓幽幽回答:
“以前家里没肉。”
陆倚:
别说做腊肉储存,就是现吃的肉都没有。过年也就到处搜着铜板,有一次只买了几个大钱的,炖了一锅白菜,肉都找不着,就这么把年过了。
“好日子还没过几天,我飘了……”陆倚自我反思很到位。
“你飘了。”
陆倚:
陆倚真没想到大哥居然跟着点头。
哥,我都反思了,你就不能别插刀了?
此时想要吃鲜肉,隔两天一个大集,去买这些东西也很方便。
就这样,陆卓带着陆倚做好过冬的各项准备。许温带着陆归,许温抄书写字,陆归每天快乐地摆弄他的绣活。
每天中午最暖和的时候,一家人就聚集在东里间炕上。
陆倚开始缝制几人的新衣服,陆卓做折扇,陆归也开始按照许温给的图案在绢帛上绣起来。
陆卓看着身边两个弟弟,对面垂首写字的妻主。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午后,好得让人心里无限柔软。
只觉活着真好啊。活下来,真好。
可有时隐隐又觉无端惶恐。
就这样到了十一月底,许温的两本书早已抄好。四柄团扇的图案都已经有了,但绣起来就要费工夫了,尤其是他们的团扇要走精品路线,采用的是陆归会的同形同色同针法的双面绣。
这居然是陆归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出的双面绣法。
许温知道这个时代已经有厉害的绣爷能绣双面三异锈,两面图案颜色都不同。但这个难度,即使陆归在许温看来已经很有天赋,也不是一个人能琢磨出来的。更别说他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