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1 / 2)
只开一柄折扇,就已折服西河县李氏书坊东家。
虽然经过上次的交道,东家已经调高了看待许温的眼光,但此时她觉得自己直到打开这柄折扇之前对许温的重视依然不够。
她不得不感叹自己身后的老板毕竟还是老板,人家就能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么八个字上就看出眼前人的价值。
千叮万嘱,自己当时还暗道大东家忒看不起人,自己能不知道重视这位学子。此时再想,自己的重视和大东家的重视就不是一个段位,那就是不重视。中间差的就是他们品量人的眼光,提前下注的魄力。
而今再回味当时老板的叮嘱,已然让他品出其他意味,颇有慎重之意。
只怕眼前人不是池中之物。而他们凭借“此间客”,得到的也许比他远以为的更多。
就是目下,那套手抄经义不仅颇为一众儒生娘子称道,还得大儒青眼。那套二十四幅花册更是在贵男圈里引发追捧。
这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吗?可偏偏眼前人就办到了!
非池中之物,说得不就是这样的人。
东家再次作揖,感叹娘子高才!
同时在心里暗叹:老关啊老关,难怪你还只是李氏在这个小县城书坊的东家,你还是格局忒小啊。
这才又打开第二柄折扇,呼吸顿时为之一滞:眼前是一幅落英缤纷图。漫天淡粉花朵从天而落,纷纷扬扬,坠入河水之中。花落随流水,不知漂向何方。漫天落花中是一个青衣女子,坐于蒲团,身前小几有壶有酒。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何用浮名绊此身。
意境有相通之处,但整个图景完全是另一种风格,集朦胧婉约与绚烂于一体,东家连道三声好。
许温心道自己拿捏的就是读书人的心情,拿捏住目标群体的需求,替他们表达自我。汲汲于科举入仕,可这条路上谁没有满腹辛苦委屈,谁没有伤春之感,没有抛下一切浮名的归隐之思呢。
打开第三柄折扇,好一幅月下美人图!美人只见背影,但却毫无疑问是美人,衣带当风。整个人不同于时下推崇的娇小怯弱之态,反而有前朝遗风,高挑飘逸,让人疑心一旦转身就是玉山将倾之态。而月光,迷蒙了一切,让美人可望而不可即,可远观其背影而不得见其面。
东家本来还自信满满,以为给出的价钱完全是给眼前这个人的,毕竟折扇用的是普通竹骨,不是他们京城玲珑阁的档次,只胜在做工细致精湛。
却没想到,看到的是绝对可以进入京城玲珑阁的珍品。
他隐隐觉得这三柄折扇只怕会成为玲珑阁这一期的招牌,当进展示柜,择日拍出。
东家不觉羞愧,多亏大东家的第二封来信,不然他本来拟定给许娘子的价钱就不合适了。要知道他们李氏做得不是单纯物的生意,做的是人的生意,这才是他们兴旺不衰的根本。
差点被她搞砸了人的生意。
物的生意一时,人的生意才是一世。
许温看东家神色,觉得可以按照计划办了,再加上了解到的京城李氏书坊和他相邻的玲珑阁,她把自己打算说了出来,“东家,今明两年也就只得“此间客”这三柄折扇和接下来的四柄团扇了。接下来某要以举业为重,以后再有作品也一定托给李氏书坊。”
大东家最后的一点担心,关娘子还没开口,也一下子被许温解决了。此人两句话点到了最重要的两个问题:限量和独家。
她只觉如同热汤下肚,说不出的熨帖痛快,又连道三声好,满意至极。
看许温的眼神再次不同,这人不仅在书画上高才,对于生意竟然也很有见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