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1 / 2)
三山村的大队办公室其实就是一间位于村中部的院子。
平时没什么大事儿,刘大仓他们都不会过去。
所以此刻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隔着张办公桌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
顾宁岫指着计划书里方位图上的红色标识。
“这是海产厂的具体位置。这个地方比较平坦,据我观察,下面的沙土比例也合适,有利于养殖池的循环……”
陈森白看着那一片手绘地形图,有些惊讶。
“你画的?”
“……温度的话,嗯?对,怎么了?”顾宁岫疑惑回视,“这不是基本技能吗?你不会?”
“……不会。这个,”他敲了敲那起伏有致的线条,“没几个人会。”
“哦,”顾宁岫一脸淡定,“我会。我爸教的,他说靠海活不能只会打鱼,还要学一些基本技能,画地形图就是一个。”
只是说这句话的不是这儿的爸。
现在看来,他说的那些他那个年代必学的东西果然是在骗她。
陈森白抬了抬眼,眼镜反着清晨的微光。
“基本技能也包括海产养殖?”
“没错。”
顾宁岫觉得这样也挺好,以后她总不能为了不引人怀疑就藏着掖着,这不利于她的计划。
陈森白点点头,拿起了桌上的计划书扫了一遍。
的确很有条理,可他看不懂。
“想让我干什么?”
一大早就找他还人情,肯定不是只为了让他看看计划书。
顾宁岫一把收起那张用来打头阵的密密麻麻的纸,把一张签着她名字的信纸摊在他面前。
内容很简单,一眼就可以明了,可陈森白却看了好一会儿。
抬眼看了看身姿舒展,好像在等着他问问题的女孩子,笑意渐渐泛上。
“行。”
“……”
准备好的台词一句都没用上。
顾宁岫觉得陈森白这个人真的很神奇。
虽说当过兵,可身上没有一丝具有攻击性的硬点,好像永远都和和气气的。
唯一露出点锋芒,是在菜市场挡下鱼贩的那一脚,可也只是点到为止。
两个人虽只认识不到两天,可她已经欠了他好几个人情,还有一次明显的出尔反尔,而人家还是好脾气的,一点儿求回报的样子都没有。
顾宁岫其实很不喜欢欠人情。
但只要她敢欠,就确定自己总能还上。
同样的,她让别人欠,同样也是衡量好了,对方能还得起。
可陈森白好像不一样。
他好像什么都不求,就是纯粹意义上的那种好人,整个人真的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种气场:
只要你敢提,我就敢答应。
就像刚才,她说让他报恩,他就真的立刻带她来办公室讨论计划。
现在又是这样。
这让在现世见惯别有用心,也习惯大家彼此互相利用的顾宁岫有些微不适应。
但她清楚,短期内她需要陈森白这个村支书的地方会很多,只好逼自己暂时适应。
反正她总会把这些人情成倍还上的……
刘大仓和张会计接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小小的办公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村长来了。”陈森白站起身,把最中间的椅子拉开。
刘大仓坐过去,发现村里所有的委员都到了,还有顾家的那个大丫头也在。
“陈支书,是上面有什么指示下来了?”不然怎么这么兴师动众的。
陈森白把手里的东西推给他。
“您先看看。”
一张信纸上规规整整地写着几行字。
是一则之前顾宁岫在《年法记》上抄下来的条令。
有关土地承包的。
刘大仓看了一眼,有些茫然。
“怎么了?这个去年不就已经开始试行了?咱村不像其他村子土地资源多,咱三面靠海,能种庄稼的地少,粮食大多都是去镇上买回来的。这也没人来承包啊,种一年啥都得不着。”
一张纸又盖了上来。
“顾家大丫头要承包东沟?”
刘大仓刚扫了下开头就皱紧了眉头。
东沟是村东那片有些荒的海域,因为礁石海草比较多,村民基本不去那边下网。
而且那里海水流势很怪,之前有个孩子贪玩不小心落进去,差点没起来,所以更没人在那片儿逗留了。
“对,连着海前面那片地,包十年。”顾宁岫一本正经。
刘大仓却觉得简直是胡闹,想起顾宁岫昨天晚上说的话,语气很严肃。
“你还真要搞什么海产养殖?这不是异想天开嘛,以为咱们靠着海,抓点子鱼来养就能挣钱了?而且,这海是公家的,咋能给你包了?!”
三山村不大,大家几乎都知根知底,说是开会,其实和坐下来聊天差不多,所以这会儿几个委员七嘴八舌地应和:
“就是,没这规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