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我的名字上报了(1 / 1)
省领导走后没几天,省报上刊登了我的通迅学习大寨占农闲,兵团作战造水田。编辑把“战”改成了“占”把“良”改成了“水”,里面的词句也做了修改。落款用了本报通迅员汤潮。同时,我那首七律兵团作战也发表了。
这是第一次把自己的钢笔字变成了铅字,我兴奋得一宿未睡。这次成了我笔耕的开端,没有这一次,就没有我以后一百多篇铅字的刋登,也没有我汤潮名字的由来,是钱莹给了我这个名字。
省领导到工地视察的消息通过广播传到民工中间,鼓舞了士气,工勤进度不断被刷新,主渠道比计划提前三天完工了。
扩音器前,不断有社员前来演唱,钱莹的第四套节目火了,民工们的激情燃烧起来了。支渠进度不断暴表,赵玉环守在了工程进度板前,不断更新着各连报上来的数字。
省报通迅发出后,地、县领导纷至沓来,王福臣书记应接不暇,用他的话说,就是焦头烂额。
钱莹把前三套节目的曲目都更新了:
随着天气转凉,刘娜的曲目改成了女声独唱红梅赞金波和高萍合演了男女声二重唱普及大寨县钱莹则演唱了当年最流行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
晴天一顶星星亮,
荒原一片篝火红。
石油工人心向党,
满怀深情望北京。
要让大草原石油如喷泉,
勇敢去实践哪怕流血汗。
心中想念,
越苦越累心越甜。
这首歌激情高亢,钱莹最适合唱这类歌曲,因为她的嗓子不怕高,越高越清脆,越高越响亮,越高越有磁性,低了反而唱不了。虽然这首歌唱的是石油工人,但是对民工们同样有着较强的感染力。
第二套节目和第三套节目合并了,把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中的片断直接带到工地去,在民工吃午饭时演。
新增第三套节目放映露天电影。放映队从省电影公司调来了一批新片:创业、红雨、春苗决裂、海霞。下午五点钟,天一擦黑便开演。
我用钱莹的120相机,把赵玉环的工程进度板、先进事迹板、技术监督板、兵团通知板拍照下来,制成幻灯片,在影片开演前放映到荧幕上,起到了更广泛的促进作用。
王书记对我们政治部的宣传工作十分满意,在每周的兵团指挥部例会上,我和钱莹总能受到表扬。赵玉环不仅出板报,而且每天都向王书记做汇报,也经常得到王书记的表扬和夸赞。
地区和县里的领导也没白来,地区批准了在东辽河上给我们公社开四个闸门,向四条主渠排水。地区水利部门的人来测量了,还带来了消息:地区也准备搞一次大兵团作战,把东辽河的河道取直,并将两边堤坝的险工险段用石头砌筑成永久性堤坝。
县水利部门的人也来了,测量主渠与分渠的搭接处,决定为我们公社调拨专项资金,修20个分渠闸门。这20个闸门在我们的工程预算中占三分之一的支出,需要五万元。这样一来,我们的工程就不愁资金了,王书记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跟赵玉环说:“这回你说的南征北战可以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