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途之一(2 / 2)
乌大一肚子委屈,不知哪里说错了什么得罪了少年。呜咽道:“今儿个真不是乌大惹事,今日我与兄弟们和往常一样去西码头收份子钱。也不知道今天是哪路阎王敲的钟,跳出来一青头儿,说是一文钱没有。不但不给钱,还打伤我们十几个弟兄。那人功夫使的及怪,乌大从没见过,眼见就要丧命,幸好心中念着小爷保佑这才脱险。被这人一闹,兄弟们以后还怎么在道上上混。弟兄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小爷可要给我们做主啊。”
那少年哈哈大笑,也不急忙接乌大的话。坐正身子道:“你们前去认个爷爷,别人自然不会拆你们的台。更何况你们以多欺少,最后被人打服帖了。喊声爷爷不理亏。”乌大慌忙道:“小爷说笑了,在这朔北谁人不知陆炳权,陆爷的威名。咱们兄弟几个只认陆爷。也只认您小爷的。别的咱谁来都不买账。”
那小爷便是陆炳天,如今已成年。出落得英姿飒爽,因陆炳权教养的关系,行为举止如男儿一般。本来与陆炳权在辽阳居住,后来因性格倔强豪爽,得罪了官府,又好打抱不平,惹了不少官司。最后便随杨宫麟来到盖州营口避祸。
陆炳天毕竟年轻,一听乌大吹捧便得意起来道:“此言不虚,看来我不得不给你们做主了。”随后跳下驴背又道:“哑巴,把我的外套拿来。”
服侍陆炳天的哑巴倒也机灵,早就准备好服饰。伺候主人穿上之后不知怎么地,比划了一下。乌大赶忙捡起刚才甩在他脸上的书,递给陆炳天。附和道:“这哑巴兄弟定是在夸奖小爷长的俊儿,衣服和着身。”陆炳天拿起书本敲打了乌大道:“你懂什么。”又朝哑巴道:“杨叔叔回来后就说我到码头那边玩儿去了。哦,就说我书背完了再去的,知道了吗?”主人的吩咐哪敢不从,哑巴也不比划,赶紧点头。说完众人便拥簇着陆炳天朝西码头走去。
午后的西码头阳光和煦,人山人海。远处尘烟滚滚,有队人马气势汹汹的朝西码头走来。带头的便是乌大。他上蹿下跳的在寻他的仇家。
“就是他。”
见一男子三十多岁,僧人打扮,身长六尺有余,身形健硕,太阳穴放光。功夫自然了的。此时正在兜售膏药,像是那男子嗓门带有磁性,民众将他团团围住。
乌大撞开人群引得陆炳天与众人进入场内。还没等那男子开口,乌大破口大骂:“假和尚,少在此地假慈悲。你乌爷爷就这么好骗?”那男子敷衍道:“兄台怎地又来,小弟都说过了,为何不给条活路呢。”
陆炳天劝退乌大,身坐在一张长凳,右脚踩着凳子,右手摆在膝盖上说道:“兄台高姓大名,怎地混到朔北地界却不知此地的规矩。”
那男子作揖道:“小弟名叫庄青,是名俗家弟子。流落至此,身上盘缠已尽,只求得在这贵宝地赚些盘缠。明日便离开,决不食言。刚才与乌兄发生些口角实属误会。在下也不敢坏了此地的规矩,该给的份子钱一文不少。只是刚才乌兄看在下不是当地人,开口便要十两银子。这十两银子小弟怎么给的出,小弟不给乌兄便叫上兄弟们踢坏了小弟的药箱。小弟出于无奈便和兄弟们动起了手。误伤兄弟们却是小弟的不对,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