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名臣和清官,大明朝的青天和白(1 / 1)
第113章名臣和清官,大明朝的青天和白日碰头! 大明英宗朝。 于谦笑着看向了明代宗朱祁钰,言道: “郕王殿下,臣愿意保着你,若大事不成,请先杀于谦,不知殿下可否再信我一次?我愿以以性命担保。” “于尚书于少保的话,本王……朕自然是要听的,那大明就拜托先生了。” “臣,于谦,参见陛下!” …… 某个被人遗忘的主角,林源! 在几十集之后终于登场的他,默默的打开了后台,看着自己的收获。 【恭喜您获得秦始皇三百,天命值! 恭喜您获得唐太宗三百,天命值! 恭喜您获得宋高宗四十,天命值! 恭喜您获得明代宗一百五十,天命值! 恭喜您获得明太祖七百,天命值。】 林源眯着眼睛说道: “好好好,老朱和老李这次不错,上次老朱送尿壶的事,我就原谅你了。 还有这个完颜构,你小子也太恶心了吧?怎么贡献这么少??” 【恭喜您获得秦始皇赏赐,秦始皇兵马俑一百尊!】 林源:我这要是弄个博物馆,岂不是可以卖门票了。 【恭喜您获得唐太宗赏赐,东珠10颗,夜明珠10颗,金银珠宝三箱。】 林源:???老李现在这么大方的吗? 【恭喜您获得宋高宗的赏赐,绢一百匹,丝一百匹,麻布一千匹】 林源:主打一个东南特产?我要这么多衣服干什么? 【恭喜您获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赐,白银一万两,蒙古金器一套】 林源:???老朱,这还是我认识老朱吗? 【恭喜您获得明代宗朱祁钰的赏赐,名人字画十幅,于少保亲笔手书石灰吟!】 “卧槽,我勒个草,我要把它装裱起来!这可是于谦于少保的书法呀!” 林源顿时惊喜不已,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美滋滋的拿出来观赏了好一会儿。 这些太宗太祖们的一番赏赐,让咱们的主角激动不已,顿时充满的力量。 随手打开电脑就是一顿疯狂编辑,因为这一次内容比较少,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斗, 他终于完成剪辑,随后选择了全网上传。 一张天幕,赫然出现在各大平行时空。 (三国和诸葛丞相重新回归,看看还有多少人打卡签到!) 汉昭武帝朝,长安。 经过诸葛丞相的治理,长安已经变得繁华无比,经过群臣们的一番商论,大汉决定还于旧都。 咱们刘备刘皇叔一统天下之后已然登基称帝,建元兴平。 大汉朝蒸蒸日上,仿佛恢复了高祖和世祖时的光景,刘备也将自家儿子刘禅推上监国太子的位置,悉心的教导! 而咱们的武乡侯诸葛丞相,也在尽心尽力鞠躬尽瘁的治理朝政,尽心尽力的教导着太子。 皇宫别院,垂垂老矣的五虎上将正在后院钓鱼,顺便再吹嘘着当年的英勇事迹。 这边头发花白的关羽笑道, “三弟,你忘了当年大哥说得过的话?大哥逢人就说我二弟天下无敌,可有此事?” 张飞哼哼的笑道, “这事确实不假,可俺当年直接在当阳桥喝退曹军百万,还吓死曹将一员,论勇武还得是我张飞!” 这边赵云笑道, “三哥,还不是我带着少主阿斗在曹军当中杀了个七进七出, 杀死五十几员战将,其余斩获无算,曹军被我杀得胆寒,这才不敢追击呀!”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争论起来,这边马超说自己打的曹操割须断袍,那边黄忠说自己定军山镇斩夏侯渊! 曹操:好家伙,合着我就是大反派呗,我就是经验宝宝呗,是个人就能来拿我刷军功是吧? 就在这时,太子刘禅红着脸一路小跑过来,急促的说道, “各位叔父,各位将军,相父有请,还请各位到前院一观!” 关羽一抚花白的长须,不满的说道, “阿斗你是太子,要维系自己的体面和和威严,何至于如此慌慌张张?有什么事快速速道来!” “叔父,天上出现的一张天幕,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诸葛丞相叫咱们赶紧去!” 再看剩下的五虎上将哪里还有钓鱼的闲情逸致,一群人一窝蜂的跑了。 只留下无语的皇太子刘禅, “叔父,说好的体面呢?” …… “报,冠军侯霍去病回长安了!” “陛下,是骠骑大将军回来了。” “太好了,将军终于回来了,霍将军这次一定要大败了匈奴人。” 长安城中,汉武帝看着眼前的霍去病,掩饰不住眼神之中的欢喜,他从未怀疑过霍去病的才华。 可是对方的这一次收获,实在是超出了他预料之中的太多太多。 只见,霍去病拱手说道, “陛下,匈奴大单于伊稚斜的人头我替您带过来了, 另外此次我军与匈奴人决战漠北,杀敌十万,俘虏八万人马,缴获的物资都快堆成山了。 从今往后,我大汉再无匈奴之祸,剩下的匈奴人全部往西边逃了,草原和西域都归我大汉了。” 汉武帝欣慰的看着三十岁的霍去病,老泪纵横的说道: “好,实在是太好了,朕要破例……,高祖定下规矩,外姓不得封王,朕可管不得了这么多,谁叫朕的少年将军已经封无可封! 哈哈哈…” “哈哈哈,陛下!臣可不会跟你谦虚啊,那您的赏赐我都接着了!” 霍去病提前结束匈奴之乱,也为大汉保留了不少生机,财力和国力。 太子刘据突然指着外边说道, “父皇,霍将军,你们快看天上是什么!” “咝!又是天幕!”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发现长安的天上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天幕。 与此同时,大唐太宗李世民,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秦始皇嬴政纷纷抬头看去。 一张硕大的天幕出现在众人面前! 天幕之上,是两个穿着红色官服的官员缓缓的走过一面红墙。 在宫瓦琉璃之中,两人迎面走来,却没有打招呼,就这样静静的错身而过。 直到镜头快要结束的时候,其中一人停下了脚步,回头缓缓的朝着身后望去。 天幕之上的画外音响起: 【大明朝的文官集团里出现两个极端主义者。 一个叫张居正,一个叫海瑞。 海瑞与张居正的人生,一个是理性而又务实的改革派,另一个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 有兄弟就奇怪,我为什么不写一下于谦改变历史后的结局? 和诸葛先生相比,或者和霍去病相比,于谦的遗憾其实不多,他已经做到了人臣的极致,也得到了千秋万世之名。 用他的话来讲就是求仁得仁。 于少保,一路走好。 在下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