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只是担心你(6)(2 / 2)
“不,我一定要努力试试,只有试过才知道行不行,如果他真的不肯原谅我,我也只好死心了。”
“嗯,我也这样想。”
……
塞纳河法国餐厅。
服务员为白志显和胡恺伦摆放好刀叉、菜品,打开红酒,用醒酒器醒过之后,为二人斟上。
白志显举杯:“虽然经常听我父亲提起你,但一直没机会见面,来,先干一杯。”
胡恺伦端起酒杯:“我对志显哥也是仰慕已久,前两天去参加白老先生的葬礼也没能见到你……来,干杯。”
酒杯相碰,二人轻抿。白志显放下酒杯,二人边吃边聊。
“恺伦,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想你应该明白……我今天找你的原因。”
“志显哥,你是说股票的事儿吗?”
“我想知道为什么。”
胡恺伦擦擦嘴,看着白志显,轻笑:“如果我说……不想告诉你呢?”
白志显严肃地说:“那你会停手吗?”
“未达目的前,不会。”
“你做过什么,自己清楚,明早只要白氏集团澄清谣言,今天的损失就可以弥补回来,而你却是在拿嘉业集团的前途开玩笑。EVA不会给你任何资金支持,你觉得单凭嘉业集团的实力,收购得了白氏集团吗?”
“当然不觉得,我们不分伯仲。”
“那你为什么要做这种两败俱伤的事儿?”
胡恺伦微笑说:“我说了……我不想告诉你。”
白志显放下刀叉,看着胡恺伦,胡恺伦显得有些紧张。
白志显想了想说:“我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儿?”
“到了你就知道了。”
……
白氏集团会展大厅,白志显按密码锁打开大门,推门而入,开灯,胡恺伦紧跟其后。
会展大厅的灯全部亮起,照亮宽敞的大厅里四周挂着的一幅幅照片,从黑白的到彩色的各色都有。
白志显停在左手边第一幅照片前,胡恺伦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古老陈旧的黑白照片上是一栋晚清时期的建筑,不大的门脸上挂着一块大小适中的匾额,上书“白氏药房”四个大字。
“这就是白氏集团的前身,始建于道光十一年的白氏药房。”
胡恺伦惊愕道:“道光十一年?”
“嗯,当时白氏只是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小药房,生意也并不怎么好”白志显耸肩。
“那后来呢?”
“后来,闲暇之余,白家宗祖便上山采药,专心研究,后来还真研究出一种治疗外伤非常有效的药方。”
白志显走到第二幅照片前站定,胡凯凯跟随。第二张照片上,白氏药房的大厅内,已经修葺的颇具规模,中间的地板上横七竖八的躺了几个穿着中山装受了伤的病患,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者拖着长长的辫子,正在给其中一位上药包扎。
“这张是民国时期,因为时代的影响,外伤治疗的药物需求相当惊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白家萌生了要批量生产的想法。可以说,这是白家近代的鼎盛时期。”
胡恺伦指着画中佝偻的身影:“为什么他的辫子还那么长?”
白志显摊手:“所以不久之后,白家就举家搬迁到香港了,太祖爷爷仙逝时仍是十分珍视他的辫子的。”
第三幅照片是民国时期一间小型的手工药物加工厂,里面七八个女工正在分工协作。下面是一则剪贴的《申报》文章。
“这是白家的第一家手工药品作坊,那些女工是白氏的第一批工人。”
“他们在干什么?”
“制药。这是最原始制作方法,分拣,配药,清洗,熬药,过滤,凝固,揉丸的过程。”
“怎么还有报纸?”
“当时有申报的记者对白氏进行了追踪报道与采访,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仔细看看。”
胡恺伦走近,仔细读着报纸上面的文字,看着看着,面色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