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佛经(1 / 2)
随着这段经文传入惧留孙耳中,原本浮躁的道心,顿时露出一丝明悟。
“无量天尊,贫道有礼了!”惧留孙站在门外,打了一稽。
“道友为何事而来?”缥缈的声音再次响起。
惧留孙一愣,“呃!这里不是书店么?”
阁内传出:“是,也不是!”
惧留孙:“此话何解?”
“本阁主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惧留孙一听,直接迈步而入,言道:“多谢阁主解惑,贫道受教了。”
随着惧留孙踏入书阁内,霎时就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不管是眼前无数的书籍和阵阵书香之气,还是万载雷击木和建木桌椅,还有那若有若无的缥缈道之韵味,全都衬托出此地的不凡!
惧留孙摇了摇头,闭上眼睛口中暗念清心咒:“心犹镜,仁犹镜之明。镜本来明,被尘垢一蔽,遂不明。若尘垢一去,则镜明矣!”
良久,惧留孙重新睁开眼睛,发现眼前的一切还是不变,并非那幻影浮云,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书阁中白灵安然坐在之前白羽的位置,静静地看惧留孙,看着他在浩瀚的书籍前,做出怎样的选择。
“九天十地奇杂类、玄幻仙侠类……言情?”
惧留孙看着眼前的各种分类,心有点乱花渐入迷人眼,不知如何下手。
突然一丝奇异光芒,从一卷书上一闪而逝,恰巧被惧留孙看到。
只见惧留孙走过,轻轻将书取下,霎时“阿弥陀经疏”五个大字,和丝丝佛性直触其心神。
阿弥陀经疏:凡四卷。本疏钞计分通序大意、开章释文、结释咒意等三门,其中,释文部分又有十门:教起所因、藏教等摄、义理深广、所被阶品、能诠体性、宗趣旨归、部类差别、译释诵持、总释名题、别解文义……
“道友!怎么无法翻开?”惧留孙使劲了一切办法,发现手中之书竟然无法翻开就问道。
随着惧留孙话落,静置在书桌前的白灵,开口道:
“朋友,想要翻看此书,轻看书后的定价!”
随着白灵清灵声落,惧留孙此时才看清,后书封右下角上的一排蝇头小字。“一件金仙之宝?还要配合上咒语——芝麻开门?”
瞬间惧留孙感觉心中,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
“不错!”
良久,惧留孙神色一动问道:“此书有何奇妙之处?值此价值?”
只听白灵一副小大人模样,幽幽一叹:“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
惧留孙听后,顿时心中所动,也就更加好奇了,随就取出一颗金仙级别的仙丹,口中念道:“芝麻开门!”
随着话落,惧留孙手上的丹药,直接落入白灵的手中消失不见,与此同时,手中的书籍发生细微变化。
只见惧留孙轻翻页面,顿时内页目录上,“弥勒五论”四个大字就映入眼帘。
“弥勒五论?”
惧留孙仔细看了看,随后诸页翻开,渐渐地心神被代入书中论世界,段段经文浮入脑海: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天、两天、三天,手中之书为惧留孙打开另一扇窗户,使得他此时,早已忘了下山的目的。
西岐丞相府,姜子牙坐等右等始终不见惧留孙的踪影,随就对着旁边的杨戬问道:
“惧留孙下山,为何至今踪迹全无?”
杨戬此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再次将前几日,惧留孙的原话道出:
“好畜生!你敢私自下山,盗吾宝贝,害吾不浅!杨戬,你且先回西岐,我随后就来。”
姜子牙听完此言,顿时一叹:“罢了!惧留孙肯定是被什么事耽误了,我等只能暂且等待了,并做好防范了。”
这天武成王黄飞虎,终于紧赶慢赶来到了西岐城外营帐中。
九公见到武成王到来,自是欢喜,一番寒暄之后,就将黄天化押解上来交给黄飞虎。
黄飞虎见到黄天化,顿时觉得脸面无光骂了声“逆子!”就开始教训起来。
“想我黄氏一门受天子七世恩荣,为商汤之股肱,忠孝贤良者有,叛逆佞奸者无。
况我黄门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你今为一奸人,而背君亲之大恩,弃七代之簪缨,绝腰间之宝玉,失人伦之大礼,忘国家之遗荫,背主求荣,无端造反,杀朝廷命官,闯天子关隘。
又乘机抢掳,百姓遭殃,辱祖宗于九泉,愧父颜于人世,忠不能于天子,孝不尽于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