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章炸营(2 / 2)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朱厚炜没想到杨顺的故事是那么的悲伤。
国无守,家无防,这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侮辱。
京观是对么大的荣耀,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但是当己方阵亡兄弟的头颅被敌方割下来,堆积成京观那就不是荣耀,而是悲哀。这种悲哀贯彻人心,对那群新兵更是深入灵魂的刺激。
这种悲伤朱厚炜读懂了。他大致明白炸营是怎么一回事。
朱厚炜也如感受到杨顺的悲伤,心中的烦躁好像被杨顺的泪水统统洗涤了一般,刹那间变得清澈,但又因为明白炸营的意思,又开始变得沉重。
“当我发现不对经的时候,炸营已经变成了肃营,昔日生死与共的袍泽兄弟举起屠刀开始对着自己人开始疯狂的厮杀起来。像是不共戴天的仇敌。直至一方死去,然后在找下一个继续厮杀。。。
我锦衣卫地位特殊,驻扎在远处,肃营刚开始我就带着锦衣卫上下,退了出去。。。我也因保全锦衣卫得以晋升。。。炸营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肃营。”杨顺缩成一团颤抖着说着。
炸营朱厚炜不懂但是肃营他还是知道的,一座军营,一旦发生肃营那么这支军队就废了,等到天亮的时候基本不会有几个活人。
形成肃营也是要有条件的,必须是在夜晚,越黑越好,最好伸手不见五。在大战来临之际,压抑的气氛心理素质越差的人就越先会崩溃,没见过战争残酷的新兵会最先奔溃,这时老兵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而土木堡之变,让整个大明北方的精锐尽失,整个大明都找不到一支铁血劲旅。老兵是战场上最宝贵的财富。新兵需要时间才能成长,,,,
大明的朝堂真是一群猪么?朱厚炜都替那些死去的将士感到不值。
一天到晚就知道扯嘴皮。
那些被人们仰望的大人物,上嘴皮一碰下嘴皮,那些最底层的将士就要用命去拼。不该是这样的,朱厚炜替他们不值得。
“北京城里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杀伤力,肯定没有那群全副武装的将士大,或许有些踩伤什么的,远没有杨顺说的那么夸张。
那次肃营对他的影响太深刻的了才会想到那般。”朱厚炜自我安慰道。
也不知到现在京城里面什么情况,人们是否散去了。朱厚炜遐想着。
而此时的紫禁城犹如破城一般,不知真相的人们以为是哪里闹起了叛乱,叛军攻打北京城了,拖家带口的背着行囊带着小孩老人,跟着“大部队”往城门处走去。
乾清宫内,一片和蔼,正在开始朝会的大臣们互相讨论着什么,突然一阵阵喧嚣声惊动了稳坐龙椅的弘治。
“发生什么事了?怎么那么吵?”弘治面无表情的询问着。
此时一个小黄门惊慌失措的跑进了乾清宫中,大叫道:“陛下不好了,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