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提出建议(1 / 2)
在场的众人互相看了看,最后将目光投向了李二陛下。
“好吧,就按照你说的,你随便说,我们随便听。”
李二陛下放松的靠在椅背上,打算开始听秦逸的述说的建议。
秦逸听见李二陛下答应了,便举起两根手指告诉在场的众人。
“我深思熟虑过后,加上我师傅对我说的,总结出了办法有二。”
“第一个办法是,重视丝绸之路的贸易,根据我师傅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球,所以丝绸之路应该分为海上的丝绸之路,与陆地上的丝绸之路。”
“而且,师傅还告诉我,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有个地方叫林邑,在那里有一种耐旱并且适应性强的粮种,我好像是叫占城稻吧。”
“这占城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推广,可达到一年三熟,师傅曾经十分遗憾将这粮种给遗失了。”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占城稻遗失了十分惋惜,同时这也让他们记下了远在林邑,有他们需要的粮种。
“咳咳,还有就是在师傅说他去倭国的时候,发现了还没有被倭人察觉到的一个巨大银矿,据他估计这个银矿能够开采四百多年来着。”
“这是就是对外能让国库丰盈起来的办法之一。”
秦逸说道这里就停下来了,毕竟要给在场的人消化这些内容的时间。
在场无论文臣武将,听见倭国有能开采四百多年的银矿,就将倭国列为必须要攻打下来的目标。
但是,只有李二陛下清楚的意识到,这实施的前提是船,一艘能够支撑在大海上远行的船。
如此一来,必须培养起或者网罗造船的工匠,不过这事情他谨记下来,等时机成熟后就去做。
于是,李二陛下开口让秦逸说起另一个办法。
“小世安,这事只能等到将来才能执行了,你接着说另一个办法好了。”
正在喝水的秦逸,听到李二陛下再次点名,这才继续说下去。
“那个...我的表达能力稍差点,但是我相信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这是我根据我们的几次合作想到的,如果我有说错什么,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办法就是将工匠重视起来,鼓励工匠们创造出新的东西,同时由朝廷出面奖励创新的工匠,并给予工匠奖励。”
“比如,某个工匠发明了对于国家有重要的贡献的东西,像马蹄铁、盐、农具等这类物品,可以让取消他们的匠籍,要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如果发明不那么重要可以赏赐钱财。”
“你们要知道很多的发明都是可以赚钱的,用制冰来打个比方,我发明了制冰之法,方法交给了朝廷,由朝廷给予发明者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