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传承(下)(2 / 2)
这也是当前许多传统行业的现状。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政策的保护力度等等各种原因,许多的传统技艺传承人都只能栖息于各地的景区,售卖纪念品为生,生存环境非常不好。
走访、联系了一批当地的文化领导、传承人以后,关于传统文化类的作品叶宁渐渐有了打算。
通过网络扩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有力方法。不过这种宣传对于一些传承人来说却很难。有不少人是没有网络基础、写作基础的。因此关于利用网文宣传的事情叶宁拿出来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一些研究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专业人士、专家可以任选顶峰文学旗下的网站开书,网站会给与最优厚的福利、最大的的推广力度;
另一种方案就是网站找作者写这方面的作品,也就是定制文。这方面比较麻烦一些,因为作者需要先了解自己要创作的东西,这需要的时间并不短,需要各地、各个行业的资深人士配合。
这一次的事情叶宁是没有想着挣钱的,他也想为传统文化的振兴、传承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且这件事情做好了,经济利益还是其次的,重要的是网文印象可能会因此扭转。
网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多是偏向于经济、就业一类的事情。对于可以提升一个企业口碑的事情确实做的不多,社会责任感不够。尤其网文也属于文化产业,更应该多做一些这种有利于文化发展、文化传承的事情。有时候适当的放弃一些利益,得到的会更多。
……
一开始叶宁只是接触了一些相关人士,打算小规模的实验一下网文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效果。可不知道怎么传开了,许多文化领域的专家、领导都纷纷致电,想要加入这个实验。
也不怪这么多人心急。每个地方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传统技艺,发展好了不但是很大的功绩,还能带动当地的发展,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网文,也不知道这东西的宣传效果好不好。可是在传统文化的热度不断复苏之时,许多文化本身的宣传力度却跟不上人们的需求,他们也是心急如焚,继续扩大影响力。
也许有人觉得这种宣传即使有效果,可人们也只是单纯的感兴趣,觉得不错,也未必会认真研究,学习啊?到最后轰轰烈烈一阵子,也只是一时的热闹,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这些文化之所以没落就是因为了解的人少。先把基数拉起来,自然会有感兴趣的人投入其中。一件没有人知道的东西怎么会有合适的传承人呢?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利用网文扩大影响力,叶宁也是豪气万丈,索性干一票大的。搞一个专门的主题,做成一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