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曾公亮的火爆脾气,藤原三郎被杀!(1 / 2)
翌日。
韩琦、王珪、耿春和三人出现在垂拱殿中。
赵顼听完三人讲述完昨日的事情后,面露笑容,道:“做得好,他们能做出来防御突火枪的铠甲,我们也能做出来破甲弹,区区一副铠甲而已,便想让我们割土互换,简直是痴心妄想!”
赵顼对东瀛向来反感,群臣都是知晓的。
耿春和拱手道:“官家,我们是否将东瀛使者向我们售卖刃金重甲的事情透露出去?”
“透露,必须透露!朕就讨厌这种既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的人。咱们也让辽国看一看,我大宋根本不屑与这等小人做生意,且看不上这类铠甲!”
即便那刃金重甲能够抵御突火枪,但却抵挡不了突火炮。
赵顼最自信的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宋完全有能力铸造更具有攻击性的子弹。
这时,王珪走了出来。
“官家,臣猜测,那藤原三郎和崔耀忠是不会放弃售卖那铠甲的,估计还会找其他臣子转告官家,甚至以使者的身份面圣,按照我大宋的对外礼节,他们提出申请,官家还是要见一见的。”
赵顼大手一摆。
“和这种人还讲什么礼仪,朕不见他。该如何处理他,你们自己解决。另外,警告高丽国相崔耀忠,与小人为伍,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韩琦三人顿时会意,然后离开了。
……
近午时。
两辆马车停在了曾公亮的府邸门前,不过不是前门,而是后门。
前面的马车坐着藤原三郎和崔耀忠,后面则是拉了一大车的礼物。
藤原三郎对崔耀忠有所隐瞒,他并非只带来了一套刃金重甲。
他昨晚从汴河上又拿来了一套。
二人觉得耿春和不通武事,根本不清楚刃金重甲意味着什么,故而可能不会向大宋皇帝如实汇报,在商议了一番后,决定去找精通武事的曾公亮。
之所以找曾公亮,乃是因为二人觉得大宋数名重臣中,唯有曾公亮对武器装备最为了解,甚至远超枢密使文彦博。
很快,二人便递上了拜帖。
曾公亮这几日由于背疾犯了,其并不知昨日发生的事情。
崔耀忠毕竟是高丽国相,他自然不可能将其拒之门外。
小半个时辰后,曾公亮府门前。
这一次是正门。
哗啦!哗啦!哗啦!
藤原三郎送的一车礼品全都被扔了出去。
紧接着,藤原三郎和崔耀忠二人,也被赶了出来。
头发花白的曾公亮,手里提着一把大刀,站在府门前大骂道:“什么玩意,就你们东瀛和高丽,这两个弹丸小国,我大宋动动手指头就将你们灭了,还敢如此威胁老夫!”
“什么破铠甲!在你们眼里是宝贝,在老夫眼里那就是狗屎!我大宋惧怕辽国吗?有能耐你就挑拨挑拨,看辽国有没有胆子南下攻宋!他若敢,我大宋有能耐将你们三国一块灭了!”
“老夫稀罕你们这些破东西吗?我大宋需要你一个弹丸小国的帮助才能抵御辽国吗?真是可笑至极!”
“就你们这些破东西,就想要换我大宋的澎湖三十六岛,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即使你们天皇亲至,老夫也会将其打出府门去!”
“有能耐,你就将你们的铠甲送给辽国和西夏,你看他们有敢主动攻击我大宋的勇气和实力吗?”
“东瀛、高丽,你们都算是个什么玩意,老子若年轻二十岁,立马就能派兵将你们全都灭了!”
“崔耀忠,你高丽最好别来趟这个浑水,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落得一身骚!”
……
曾公亮手持大刀,唾液飘飞,完全是指着崔耀忠和藤原三郎的脸在骂。
其身后站着数名面色严肃的护卫,崔耀忠和藤原三郎根本就不敢反驳。
曾公亮如此生气,只因刚才藤原三郎说了一句。
“没有我这套铠甲,若辽国来南下,大宋必亡。”
二人知晓曾公亮通晓军事,却忽略了这位相公可是个暴脾气。
当年,韩琦、富弼、欧阳修都被他骂过,甚至先帝宋英宗都被他骂的有些下不来台。
更不要说这两个小国的特使了。
在当下曾公亮的眼里,大宋是不可战胜的,谁敢说现在大宋的武事不如人,他立马就会发飙。
曾府地处繁华,曾公亮刚开骂便吸引了许多围观的百姓。
藤原三郎攥着拳头,一直想要还嘴。
他在东瀛乃是贵族,此生还从未经历如此巨大的耻辱。
若不是崔耀忠一直拉着他,他很有可能也撸着袖子骂起来了。
崔耀忠明白,藤原三郎若敢还嘴,曾公亮真有可能动手揍二人,当即小声地说道:“藤原兄,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对咱们很不利,你也不想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吧,回头咱们再想办法,咱先撤吧!”
当即,二人命护卫将礼物拾起来,然后灰熘熘地爬上马车离开了。
但他们还是小瞧了曾公亮的脾气。
曾公亮站在府门外,足足骂了大半个时辰。
一时间,周围的百姓都听明白了。
原来是,东瀛人铸造了一副可抗突火枪的刃金重甲,先是将其卖给了辽国,然后又以此威胁大宋,要求大宋用澎湖三十六岛来换取刃金重甲。
于是,就把曾公亮惹怒了。
汴京街头,没有秘密。
风一吹,便能够闹得全城皆知。
天还未黑,整个汴京城几乎都知道此事了。
“真是个卑鄙小人,我大宋岂能被一副铠甲困住,我强烈要求将这个可恶的东瀛人驱逐出大宋!”
“哼,那个高丽国相也是无耻,平日里就偷我们的文化习俗当成自己的,现在竟然在一旁扇风点火,这样的人,最是可耻!”
“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个什么货色,竟然还敢霸占我们的土地,真是该死,要让我碰到他,非揍他一顿不可!”
“曾相公干得漂亮,这种人就应该立即赶出汴京城,若真打仗了,我愿意捐出三百贯!”
……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