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丹书铁券恕三死(2 / 2)
如此便能和李世民二人夹击窦建德。
韦韬世自己也很清楚,自此受了王爵,便要对李渊更加恭顺了。
苑君璋寻回了刘武周的天兴遗宝,内中大多都是金银,若说拿出手的宝贝还真没有。
韦韬世趁机向李渊表忠心,借着献上天兴遗宝的机会,把醒酒毡从鼎中取出,送往长安。
而献宝之人,正是刘武周之妹刘武致,如今也是蔽月众的一员。
这是刘武致自告奋勇要去长安,因为他把哥哥、丈夫的死都算在了李渊头上。
刘武致此来,就是要充当暗桩。
李渊得此宝,还不是龙颜大悦?这些什么金银,他哪里会入他的法眼?
金銮殿上大肆褒扬韦韬世:“按理说,朕一向赏罚分明,从晋阳起兵以来,各部将帅收缴的战利品,从来不会过问。
然则,这‘醒酒毡’乃是亘古未有宝物,不想岚城王竟然肯忍痛割爱,实在是忠心耿耿呐!”
自大唐开国以来,多少将领南征西讨,哪一个不是中饱私囊?
李渊岂会不知道此事?只不过作为一国之君,自己也不好出尔反尔。
不管是谁缴获的战利品,李渊心中可都有数,自有不良人会如实上报。
故而,李渊对韦韬世的戒心,渐渐消退。因为只有韦韬世每一次都会上交战利品。
李渊再次拿起礼单,见第二件宝物正是刘武致。
旋即对刘武致说道:“抬起头来!”
刘武致打扮的妖冶勾人,微微抬头,娇媚一笑。
果不其然,李渊见刘武致之风韵,心中泛起波澜,这可比他后宫那些胭脂俗粉要强上百倍。
能与其一较高下的,恐怕也只有尹德妃、张婕妤了。
一时间,李渊下定了将刘武致收入后宫的念头。
再怎么样,李渊也是个凡人,金钱、美人、宝物足矣让他心花怒放。
而李渊站在这个角度再看韦韬世,那他在李渊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十六元谋功臣。
李渊作为一国之君,为了彰显大度,即刻赏下了丹书铁券,并特设“恕三死”!
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
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
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
“丹书铁券”有了免死的权限,最早在南北朝时期。
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三次以下。
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一至三次。
开春,韦韬世又一次踏上了征途。
年前的时候,他任命裴行俨为潞州大都督,整饬军马,准备随时兵出壶关。
听闻岚城王已然进了潞州地界,裴行俨率潞州都督府一众文武,迎接韦韬世王驾。
没过几天,李世民又遣房乔房玄龄来到潞州,共商讨敌大计。
房玄龄如今为秦王府头号谋主,李世民派他前来,可谓对韦韬世颇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