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探底(1 / 2)
宋山海这些年都在外打工,自己做饭是家常便饭,厨艺也算过得去,一餐红烧黑鲷肉吃得宋义清满嘴流油。
与经常在粤东吃的海鲜不同,宋山海做得还是山城特色的,口味较重,按理说鱼的鲜味会被掩盖,这也是为什么清蒸的方式能保留海鲜的本味的料理方式较为常见的原因。
宋山海也是知道清蒸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本味,但是人都是有口腹之欲的,习惯这种东西还是很难去改变的。
至少对于宋山海是这样的,宋义清第一次这么做黑鲷,平时都是做生鱼片的,感觉红烧的滋味也是非常好吃的,觉得新鲜。
这也是让宋义清对于这个多年没见的族弟有点刮目相看,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吃鱼肉,大快朵颐起来,聊了一些自己的打算。
“山海,听说你要重新饲养生蚝?有什么计划了没?”宋义清看似随意闲聊,其实都是在探底,宋义清一直活跃在粤东海鲜市场。
人脉这一块还是有的,不然也做不了鱼贩子,这次的话,他得知宋山海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来到老家这边创业,也有点意动。
“走一步算一步。”宋山海吃了一个捡来的生蚝,看着肥美异常的生蚝,也知道这是白海豚湾的特色。
洋流汇集之下,生蚝有了充足的营养物质,自然条件优越这一条就比许多的生蚝养殖场强上不少。
宋义清长篇大论了一番,简单地说是想跟宋山海一起合作,宋山海出人出资金和场地。
宋义清则用他在粤东的关系网解决宋山海的后顾之忧,一旦生蚝出笼,马上就有人过来收购,价格方面完全可以保证。
而宋义清要的是五五分账,宋山海倒是觉得宋义清的想法倒是没什么,渠道这一块向来重要。
有人提前收购了,那么只要全力饲养就行了,但是宋山海不想跟人合伙,特别是沾亲带故的,宋山海不是那种初入社会的雏儿的,很清楚人性的弱点,所以说这种合作看似是双赢的。
不过这种关系极为脆弱,还会破坏并就不牢固的亲戚关系,人在利益面前任何亲情都是纸糊的。
亲兄弟都是如此何况是族兄了,这种宋家村的年轻一辈平时接触的就少,这种时候过来,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已经很够意思了。
合作的话,暂时来说,宋山海不会考虑,如今蚝田都没正式投入运营,忙着升级大概的宋山海不想多出这么多的负担,安心种田。
不去参与这些乱七八糟的,这才是宋山海该做的,另外一方面,他也听说宋义清此人的情况,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也不会给出准确的答案,只能敷衍了几句,大家都是人精,宋山海不想谈合作,宋义清也是情况的,大家也都笑呵呵的过去了。
宋山海不想谈,宋义清也不会强求,只能慢慢做工作了,估计也是觉得宋义清的条件太苛刻了。
但是宋义清觉得只要宋山海吃了没有渠道的亏,蚝田的生蚝卖不出去,堆积成山的时候,到时候肯定会求他的。
毕竟粤东的市场每年消耗的生蚝数量还是很大的,白海豚湾的生蚝也只有销往粤东的海鲜市场回报率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