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总结(2 / 2)
目前来看,还是粗糙了些。
首先,好几个读者反馈,因一见钟情的情节而弃书,甚至说女跪,我才意识到踩了多么大的毒点!
主要还沉浸在过去的仙侠小说(那时似乎没那么毒),我最初的想法是——那是青春懵懂,算不得情愫。毕竟那时,主角虽然有了修行,但还是一个几乎没接触过异性的少年(桃花教余霜算一个);等他看破了,也就成长了。
可惜没写好。
还有反馈是滥好人,比如夷陵城救道生和尚,道生是一个蛮关键的结构性人物。这一点处理的确实粗糙,毕竟前期陆安平虽然弱鸡,也没有什么外部信息输入,但也算聪明。
好消息是:经搜魂通幽,濒死一瞬体会到中阴光明,主角仿佛重新经历一遭,真正走向了成熟。
如果前期是因灾荒、早熟导致的同理心泛滥、同情下层贫民,以及面对尔虞我诈的方外修行人应对不及;那么,经历袁丹期前车之鉴、明白乔玄、张伯符从某种程度利用自己,还有……明白身世,他更加清楚方外的规则,做事也更果决些。
关于身世背景,作为小说主角自然有传奇性。第二卷铺垫了父母,但没有中阴光明境清晰。这样的设定,还是很传统或是老套,有时候我也想文中吐槽消解一下。这个时候,我总会感慨:
主角穿越,快速建立代入感,实在是太重要了!(摊手)
......
最后,来谈一下情节。
我重读的时候,尤其对照眼下热榜分类,明显感到情节密度不够;很多书友跳读,我自己写得也费力——比如过多的描写和心理,很累人,费力不讨好。阅读体验上,起伏和转折也是不够,这是大家跳读的原因。
还是作者太沉浸在以往的故事,情节节奏太平,没有出现几章一波小高潮之类;而是不断过情节,还挺平淡,高潮处也缺少爆发力。
所以第四卷开始会探究和调整,情节密度更高,也有意地强化起伏。当然,还有升级节奏,毕竟两者是相辅相成。
恳请大家多多反馈~
不同类型的小说,有不同的受众。我自己以前尤爱仙侠,所以规划了这部古典仙侠小说,整体基调比较黑暗,并不太符合热门的奇、趣、轻这些趋势。
但还是要回归初心,按计划写完、一点点提高。
用祁厅长那句话“我太想进步了!”
最后的最后,请大家支持,收藏、订阅、投票等——那是作者非常看重的精神还有物质激励!
谢谢大家~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