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西夏军兵临黄龙县(2 / 2)
虽然在大宋明眼人眼中,延州必然是这次大战的焦点。但是延州知州宋闫震不这么想。
延州在打退西夏军第一波攻势后,他便放松了警惕之心。
导致在第二次西夏军兵围延州时准备不足,险些被西夏攻破了城池。
索性延州守备黄赟是以军功升上来的军中大将,虽然又升职后迅速堕落,但是索性堕落时间不久还有三分血性。
黄赟与西夏交手多年,知道西夏军在宋地不得长久统治,自己的一生荣华,父母妻儿皆在宋土,若是投靠西夏自身十数年的刀口舔血一日便将化作乌有。
当然若是投靠西夏他自身的荣华自然不必说,虽然在西夏难掌实权但是起码西夏皇帝为了千金买马骨对他的优待绝对不低。
但是偏偏这黄赟是个孝子,舍不得父母。是以为了黄家的未来,他已经做好了战死延州的打算了。
面对西夏军不同于往常骚扰般的进攻,黄赟冷静的指挥麾下士兵打退了一次又一次西夏的进攻。
黄赟亲自上阵,率着亲卫扑灭每一处可能被西夏军登上墙头的可能。
延州惨烈的攻防战是此次西夏进攻的要点。
但是延州作为边城之一虽然是延安府的州城但是屡次抗击西夏城池残破攻下延州只是时间问题。西夏十万大军分成几波昼夜不停,但是即便如此西夏军十万大军仍施展不开。加上深入宋军腹地绥德军在其背后,绥德军的骑兵也多有袭扰。是以西夏主帅分出三万骑兵游走周边。
一来可以成为大军屏障,避免被宋军合围,二来可以就食于敌。散出的这些人可以劫掠周边郡县,减缓大军补给压力。另外还能为西夏主力拿下延州拖延时间。
这位西夏军主帅也就是欺负宋军缺马。要是宋军不缺少马匹,他的做法无异于羊入虎口。
但是却也拿捏了宋军七寸。北宋全国能战之马皮最多时可达二十万匹,然则马征摇摆不断,至今日军中服役之马不过十万匹,还有袁文邵从吐蕃缴获来的三万匹战马。
主要是在中原之地养马的成本太高而且又是文人当政,宋军能上马作战者不过十万万还要布置在中央和北方。就算加上宋军在西北所募得的番兵,西北军十五六万大军马战者不过两万。这还不如西夏分出来的骑兵多。
是以西夏便在宋军头上蹦迪。
“报,西夏有千余骑铁鹞子已到达黄龙县境内。据县城不过五十里。”
袁文邵手中之人抵抗甚至消灭这千余骑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现在袁文邵陷入了两难之地。
西夏不知道他这位西北军主帅已经到达了延州。若是他有意隐藏暗中积蓄实力未必不能和老种经略相公一起将西夏军围歼。
纵然不能全然吃下,但是也能让西夏国主肉疼一阵子。但是若是不出战则黄龙县周遭百姓必然会被西夏军祸害,这与他提出保卫延州的口号就有所冲突。
他在延州的威信,不敢说荡然无存,必然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