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机器人时代(2 / 2)
通过观察地形,心中默默挑选着工厂的建设位置,依托于小型钠矿,建设一个生产工厂。
这片区域并不适合建设行星基地,建设一个全自动化生产工厂倒是不错,可以专门用来熔炼钠矿。
工厂的能源由太阳能板来提供,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与四叶草号分开。
厂房搭建结束后,往厂房内放入电弧熔炉、制造台一类的机械设备。最后,还需要小型仓库用于储存制造出来的成品。
这些设备通过运输带进行连接,完全就是一条脱离于四叶草号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在工厂建设结束后,杨安可以驾驶飞船继续前往下一处矿石所在地,重复搭建工厂的操作。
到最后,等到时间差不多了,转头来收取成品就好。
这样开采行星上的资源,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为了确保杨安在离开后,工厂的安全,需要有固定武器对工厂进行一定的保护,而刚才的固定型动能炮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需要额外选地方放置动能炮,将动能炮放在工厂,一方面可以守护工厂,一方面半径200公里的射程也足以覆盖那5000铁板的所在地。
一箭双雕!
大概十来分钟后,杨安选择了一处还算平坦的空地作为工厂的建设地,距离小型钠矿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选址结束后,杨安看了眼时间,半个小时应该到了,起身从地上坐起,迈步往四叶草号走去。
回到飞船工厂区,制造台代表完工的绿灯亮起。
杨安看着出口整齐堆放的四堆零部件,不自禁搓了搓双手。
以前都是制造台直接将物品生产出来,根本没有拼装的这个环节,现在有了亲自组装的机会,心中难免有些跃跃欲试。
杨安走到近前,大致区分了一下哪两堆是组装动能炮的零部件。
动能炮的组装暂时并不急,就算组装完成,如何把它挪到合适的地点安放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因此,搬运类机器人的重要性得以体现。
杨安本来准备一上来就造它十来个免费的搬运工,铁、铜、硅一类的基础材料是不缺的,可是用于制作储能材料的钠板太少。
最后算下来,只能建造两个搬运类机器人。
不过应该也够了,杨安看着眼前地板上属于搬运类机器人的十来个可组装模块。
全是模块化构造,基本没有组装的难度。
简单看了一下制造台上有关于拼装的图纸说明,不用动脑,纯傻瓜式操作,很快一个机器人被拼接完成。
说是机器人,但底下四条腿,背上驮着一张承载物品的大方板。
半人高,三米身长,脚掌足有一张人脸大,前方头部有一个小红点,估计是探测地形辨别方向的装置。
杨安将搬运机器人接通能源,只见头部红点光芒大放。
“搬运机器人001号为您服务,正在自检,自检成功,无障碍。”
“检测到接通能源,预计能源充满所需时间,一小时。”
搬运机器人不知从哪突然冒出两道机械声音,杨安听在耳中,没有说话,只是将注意力转向另一套搬运机器人的零部件。
机器人时代自今日开启,看样子以后的生活会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