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三书六礼(1 / 2)
弘治十二年腊月二十四,辛卯年、生肖属兔、辛丑月、乙亥日。吉神宜趋:天德合,月德合,驿马,王日,四相,阴德,明堂,益後,时阳,生气。
宜求嗣、嫁娶!
张猛一大清早便出了门,带上几个百户所兄弟,砸开了南京城里许多有名的商铺,将各大商铺的掌柜从床上拽起来,这些掌柜以为遭了贼,都已经准备好花钱买命了,谁知道人家只是来买东西的,掌柜们不禁感叹这世道艰难,连卖个东西都不能被温柔对待。
各种喜饼,喜果,大红绸缎,红灯笼,文定聘书……只要成亲该有的都要买,而且还要买最好的。亲自操办曹大人的大婚,张猛很高兴,曹大人的大婚都是他一手帮忙办的,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却说明了曹大人视他为心腹,这让其他百户都非常眼红。
古时,人们对亲迎十分重视,若不通过亲迎之礼而成亲,则被认为不合礼制,会受到世人讥讽。所以成亲之礼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曹唯是现代人也不得不按照古礼来成亲,若真的在外旅个游就算成亲了还不得被人家嚼断舌根,更何况大明律法也不会承认其夫妻关系。
所以曹唯两天前便把红薯送到魏国公府,让魏国公府充当红薯的娘家,并吩咐张猛一定要严格按照古礼程序,下三书六礼,操办时一定要以理服人。
只是张猛没有操办过婚礼,所以操办的过程绝对算不上斯文,先砸了商铺的门,买好了成亲时需要的东西,然后聘请媒婆,去魏国公府提亲。刘媒婆只是走得慢了些,张猛就拎起她就往魏国公府大步走去,丝毫不顾刘媒婆的大喊大叫。
提亲也叫纳采,是六礼之首。男方属意女方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延请媒人做媒,女家同意后,再收纳男家送来的订婚礼物,谓之纳采。
古时纳采礼物用“雁”,这有四个基本含义:一是取阴阳往来,妇人从夫之义。二是不失时、不失节。三是嫁娶长幼有序,不相夸越。四是用雁在当时还有比喻其从一而终、不在醮之义,这是为了强化社会需求,或时刻提醒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观念。
在今时今日,男家是用生面,肉包盒担到女家,女家则需回以纱巾、糖、荖、绸巾、花肚等物。
张猛雇请来一队专办喜事的锣鼓手,从曹府出发,带着早上刚买的喜果,大雁等物,满大街的吹吹打打,朝着魏国公府走去,此起彼伏的炮仗声叫醒了南京城,百姓们都知道了锦衣卫曹千户要迎娶魏国公刚收下的义女。
百姓们站在街旁,羡慕地看着这队热闹鼎沸的迎亲队穿街而过。孩童们跟在迎亲队身后捡迎亲队撒落的糖果。迎亲队走到半路还有一伙乞丐挡路,刘媒婆见得多了,朝着乞丐扔了一把铜钱,乞丐们就帮着迎亲队一起造着声势,迎亲过程就变得更加热闹。
魏国公府前,徐老公爷领着一干下人笑吟吟的站在门口,媒婆递上聘书和礼书,徐老公爷二话没说不说便当着无数围观的百姓的面收下了,然后递给刘媒婆一张纸,上面写着红薯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刘媒婆将纸递给跟着来的一位算命先生,然后又从怀里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曹唯的生辰八字。只见算命先生拿着两张纸,看着天空,又掐指算了一会后,朝着百姓道:“天作之合,真乃绝配!”
百姓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张猛又带着几个校尉朝着人群撒了几把铜钱,现场更加火爆。至此,六礼中的纳采,问名和纳吉就算完成了。迎亲队又吹吹打打地回到了曹府,等待着接下来的迎亲事宜。
接下来便是六礼中的纳徵、请期和亲迎。
纳徵即正式送聘礼,男方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到女家,谓之纳徵。当然,越是大户人家送的礼就越重,这彰显着地位和财富,表示着男方有能力照顾好女方的婚后生活。
请期即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确定了娶亲吉日后,即派人告知女家,徵求女家的意见,谓之请期,又称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