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议会(2 / 2)
此刻尼尔斯的海岸线上已经有好几个露天船坞建起,未来将会有一大批渔船下水。同时宗族也开始向这边倾斜,韦恩还特地出台了免税的政策,为期一年,这一年之内所有的海产品经过尼尔斯领地都不收税。
商人们更是大了鸡血似的,疯狂买船。此时一艘渔船已经是其成本价的五倍了。与之相应的是经验丰富的渔民太过稀少不足以支撑渔业的蓬勃发展。很多时刻韦恩不得不亲自下场,教导一些新涌进来的海员。对此韦恩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发展的问题只能用发展去解决。看来要像麦哲伦那样,来次环球之旅还是十分遥远的。
渔业在稳步发展同时,韦恩觉得要开始在领地内种棉花了。是时候给工业来一阵最强的加速剂了。
这就要不得不提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诺兰这么久都没发展出纺织业呢?这并非说诺兰目前缺少纺织的高效机器,也并非诺兰的产业以重工业为主等问题。
这源于棉花一个特性,原棉不易长时间运输。原棉保存时间一长就会发黄,发硬。必须在采集到棉花的一个星期之内加工成线料。
而从鲁恩南面的棉花产地遇到西北这中间的消耗时间就不少于半个月。这就大大制约了诺兰的纺织业。
但尼尔斯领地不同,只要打通卡西尼山脉。就能将运输时间压缩到两天之内。而且他也了解到研究院已经研究铁轨了。倒时候铺上铁轨的话,时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而尼尔斯领地内大量盐咸泥土不适合种植粮食,棉花则刚好。除去粮食种植地,山区,洼地外。估计大概有23万多的地方适合种植棉花。是南方棉花产区的四分之一。
预计能达到15万吨左右的产量。这够诺兰消化的了。
实现这个目标有两大难点,将目前大量碎片化的盐咸地规格化,变成方块状连成一大片。这样才能短时间内达到高产量。
第二个难点就是打通卡西尼山脉。这个横跨几十公里的复杂山区,地形多变,落差大,泥沙多。要打通这里绝对不是易事。唯一庆幸的是这只有32公里,不然不知道要花上几年才能打通。
当然还有第三个难点,为了适应大规模的棉花种植。此时类似联邦的土地管理明显落后,行政区划是要跟随经济形势的。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到时候肯定有许多城市要从地图上除名了。于此同时,韦恩也在慢慢建立规则的概念。比如盐场的规章制度,很好的明确了各方的利益,同时画了警戒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