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欢迎(2 / 2)
后世是这样评论韦恩的这次的贡献。
尼尔斯·韦恩为布兰奇的公理走向实用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单独提出了行政权概念。
所以尼尔斯·韦恩也和布兰奇并称现代法律之父,同时也是行政之父。
研究院也第一时间接收了韦恩的手稿,又是一场激烈的讨论。对韦恩将布兰奇的公理具化有表示赞赏,也有表示反对的。
毕竟布兰奇的三篇章发布没有多久,还没站稳脚跟。韦恩就在这个不稳定的根基上展开设想。实在不妥,不过也能理解。有时候灵感就在那电光火石的瞬间,就要抓住,跑了可就难受了。
不过不妨碍这产生的影响,有人形容到当时的场景。
宛如天国之门被打开,每天都有新的想法,灵感在碰撞。有时候说话都比上思考的速度。一天不是在辩论就是在辩论的路上。
韦恩需要就是这样,在这种氛围之中,学者会深受新思想的影响。而他们也会向身边人潜移默化的传播这种思想。然后一层一层传下去,就形成思潮。大势快来啦。
到时候自己就开始颁布法律,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好好休息一晚后,韦恩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军队。
看了看军容,检查了军队训练情况等等。最后还是拿起了后装线膛枪。
早就听说研究院搞出了这东西,这一次满足了自己好奇心。
令韦恩失望的是这种枪并没有大规模的列装,还是老问题——材料。跨越式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像材料这种。就需要研究院一个一个去试,需要大量的实验。爱迪生为了解决灯丝的材料问题就实验数千种材料。
这种情况下,韦恩直接抛出大概的原料比例。懒得花时间试了。
像韦恩手里的线膛枪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列装,撞针。一个点火装置。在扣动扳机时,弹簧就会将撞针快速的插入充满黑火药的子弹的火药部,由于快速摩擦,就会产生高温。进而点燃黑火药推动弹头前进。
而且黑火药燃烧时会产生极多的烟雾,不但呛人还影响视线。唉,说起来,韦恩已经不管军队装备好久了。这次回来正好弄一弄。
“后装线膛炮怎么样了?”
韦恩问身后的雷诺兹与贝森。
“还在研发中,气密装置有点困难。”
“还是材料问题?”
韦恩问道。
雷诺兹点点头。
“后装线膛炮的气密性要就更好,而且面积达。一般的材料根本难以胜任。”
韦恩暗自摇摇头。
看来这次自己的任务艰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