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证据(2 / 2)
中午吃饭,刘审礼只请了李丰、段纶、欧阳平三人,并没有请自己的上司程处默。
李丰一看,看来这二人的矛盾挺深,自己在一路上陪着李治,也没有时间调和他二人的矛盾。
如今马上要和李治分别,接下来要做做他人的工作才行,给刘德威一个面子。
段纶一边吃着饭,一边问李丰:“李郎,接下来几日如何安排的?”
“回禀段公,下官下午要忙一些小事,然后在晋阳县附近盘桓几日,调查一下农田收成。
此处忙完之后,计划五日后前往岚州娄烦冶监,看看采冶之事,估计要十多日再返回晋阳!”
“哦?那我就在晋阳等候李郎,李郎给我留几人就行。我到处转转,看看晋阳宫是否需要维修,此事也很重要!”段纶说道。
“唯!”李丰应道。
段纶是工部尚书,在晋阳宫维修一事,的确需要工部下计划,将作监执行,少府监派工匠协办。
不过,李丰知道他这是托词,住在晋阳当然比进入大山里面好得多。
娄烦监在晋阳西边的大山里面(吕梁山中,现在的娄烦县),交通十分不便,听说野兽出没,还有一些危险。当然,自己带有护卫,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原来,这娄烦监是山|西最重要的冶监之一,主要是炼铁炼钢,生产除了盔甲和弓箭、弓弩之外的各种兵器。
那转炉炼钢法需要他去指导,另外,此地富有铁矿,不过产量不高,房玄龄的意思,也请李丰去看看怎么回事。
古代,山|西是铜铁资源大省,一般的省份都赶不上。
……
都督府衙,下午。
兵曹林威被司马杨真通知来开会。他刚进屋,就发觉屋里除了杨真之外,其他还有十余人,他都不认识。
他笑着问道:“杨司马,不知这几位官人是谁?”
“哦,这位是钦差,晋王文学、农业司员外郎兼监察御史李郎,旁边是武侯郎将程将军,那边是高旅帅……”杨真给他一一做了介绍。
然后他又对林威说道:“今日找你来,李郎要与你谈谈那封李长史通敌反叛的信件……”
林威一听,原来是这件事,于是就放了心,坐下说道:“上次已给杨司马讲过,此信是下官从一名薛延陀信使身上得到的……”
接着,他介绍了详细过程。大致是某日出去打猎,遇到一位三十余岁的男子鬼鬼祟祟,形迹可疑,他与手下人要把那人抓住。
不料那人极力反抗,最后被自己射杀,后来发现那人是薛延陀的奸细。随后再搜身之时,得到了这一封信。
最后,他将此信呈报给了胡录事参军,胡录事参军又禀报了杨司马。
李丰冷冷地看着他,待他说完,李丰突然说道:“林兵曹,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诬陷堂堂一个国公、都督府长史,还不速将事情从实招来,莫非要我动刑吗?”
啊?林威一听,立刻变得十分慌张,不过,他马上又镇静下来:“李郎,此话怎讲?”
李丰又是冷冷一笑,说道:“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端一盆水上来!”
话音刚落,有人端来一小木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