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冷锻与灌钢之法(2 / 2)
……
石韬回到东莞已有十日,除了那场分红大会,其它时间多往来于郡守府和西郊庄园之间,每日除了查看庄园中各项事宜的进展,便是去各处农庄视察流民的安置的情况,以及庄稼的长势。
距离秋收,已越来越近,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田地里的庄稼长势也很喜人,尤其是石韬向土着们租来的田地;
播种之前,石韬强行推行深耕技术,更是结合了前世的耕作经验,将开厢起垄,以及间作等后世的常规农事操作方法,融入了今年的耕种;
再一个,在田地里使用堆捂发酵过的农家肥,以及定时引沂河之水予以灌溉,仅从比其他田地粗了一倍不止的庄稼茎秆,足以说明石韬强行推行的精耕细作之法,比原本的粗放式耕作方法,强了不止一丁半点,至于最终的收成如何,却还要秋收过后才能见分晓,这里虽然没有化肥,也没有变异良种,但作为农村长大的石韬,见惯了动辄以千斤计算的产量,最后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会觉得意外;
因为在他看来,什么打仗、酿酒之类的活计,都非他的强项,只有种田才是真正刻进他骨子里的生存技能,对此,他有十足的信心。
瞧着庄稼的长势如此喜人,他甚至后悔自己为何没有躲到战火难以波及的南方去安安心心的种田以及搞发明,却偏生跑来东莞这等风口浪尖之地……
这样的念头不过一闪而逝,若没有来东莞,又如何能成为一郡之首?又如何搞死赵王?按照原有的历史,石家那场灭顶之灾,说不定已经发生,没有了石崇这颗大树为他遮风挡雨,即便到了南方,怕也不会有眼前这般惬意!
陪石韬一同眺望田野的李子游和杨玄道,脸上尽是钦佩之色……想当初,石韬拿出“东莞犁”图纸,以及强行命令农人采用精耕之法耕种田地之时,二人心里并非没有产生过怀疑,一位半大娃子,而且从小锦衣玉食,却对耕种之事指手画脚,这岂非儿戏,可此时再看,却是令二人唏嘘不已。
李子游突然说道:“文浩、文杰二人传来消息,称兖州刺史孙旗,非但命各郡官吏、乡绅,配合他们转移流民,甚至还答应派兵护送至平阳,引流民之事,应该无忧矣,不过……如今地里的庄稼尚未收割,各家的土地暂时还无法交到我们手中,而郡守府也已建成,仅靠庄园,可容不下太多的人!”
石家与羊家即将联姻之事,虽只在小范围流传,但作为羊氏族人的羊玄道自有他的消息来源,就连李子游也知道了此事,石韬也没打算隐瞒二人:“因赵王之事,孙旗吃了不少苦头,最后却因尚书右仆射向贾氏低头之故,免遭责难,再加上我与献容的婚约,他自然没有不帮忙的道理,引流民至东莞,眼看已无大碍,但安置的问题,还需二位多多费心……至于安置于何处,二位不必担心,我已有了对策……”
“什么对策?”羊玄道急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