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圣心难测(2 / 2)
就连他自己都会在乍见之下疑窦丛生,想不出那时的自己,为何偏要强求至此?
是了,若非当初一意孤行,他又怎么会跟萧青钰走到今天这步。
被蹉跎了的时光,连带着辜负了人家一生,从冷眼相看到相敬如宾,究竟谁对谁错,早就说不清了。
彼年他十五,凭借两首曲子引京中数人追捧,坊间传说九皇子高睢是囚牛转世,这才有了仙乐天成。
勾栏瓦肆的姑娘站在花台上吟哦婉转,嘴里唱着他做的曲子,红袖招摇飞舞,就为唤他一次回眸。
那时正值少年意气,先皇被他不服管教的脾性闹得没了耐心,干脆由着他随便折腾。
经史子集不喜欢看,干脆扔给老十一那个小书呆子,太傅的课说溜就溜,偶尔还要带着幼弟一起。
原是他见不得小孩子家家的,非要板着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一看就是被太子哥哥带迂了。
到底是小孩子天性,对嬉戏玩闹自然而然的向往,宜妃娘娘温柔宽容,从不因此责骂于他。
她是个说话很温柔的女子,看人的时候,眼里总带着笑,让人不自觉的想要亲近。
除了已逝的母妃,她是第二个让颖王感受到温暖关爱的人,在他心里,宜妃是等同于母亲的存在。
她没有野心,还懒得争宠,和后宫别的嫔妃相比,完全活出了两种人生。
即使是他的母妃,偶尔也会暗自神伤,可宜妃只要出现在别人面前,就是轻松快乐的,仿佛没有忧愁。
他好奇之下曾经问过,“为什么宜娘娘从来不会感到忧愁?”
宜妃当时正在插花,白瓷花瓶里海棠开得极艳,随后她拈了一枝回眸浅笑。
“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漂亮的花,为何要不开心呢?它们和你的曲子一样,值得被世人赞颂。”
因为这一席话,颖王豁然开朗,于三日后做了《清平》一曲,至今仍在盛京传唱不衰。
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他已经从少年成长为父亲,可在人生境界上,仍旧逊色于宜妃。
其实他有想过,让自己坦荡一点,把不为人知的故事,全都说给萧青钰听。
可每次刚一出口,就在她平静冷淡的目光中,消弭于无形。
他知道自己对不起萧青钰,六年夫妻相伴,原是他欠她更多。
未曾了解前因后果,就借着一道圣旨把人娶进颖王府,洞房花烛里许了美满姻缘,却是一厢情愿。
他也曾付出过真心,奈何不抵那人温言细语的一句“过得好么?”
隔着一张爬满薜荔的墙,颖王被怒火烧红了眼,回府之后,直接一碗汤药灌进她嘴里。
就这样,亲手杀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高睢自问不是圣人,捂不暖的心,也没必要再蹉跎下去,合该放她自由。
即便这个决定让他痛不欲生,临到眼前看着她血流如注,脱口而出的还是一句成全。
然而婚姻之事,从来就没有什么随心所欲,尤其在权贵身上束缚更多。
萧青钰不能应下这和离书,她与高睢之间横亘着太多东西,如今还添上一条人命,就更走不了了。
所谓世事无常,大约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