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难道(2 / 2)
白慕清一心全在东门突袭上,他绕过长案径直望门口而去,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急转回身,对睿瑾道,“夜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皇上!”睿瑾急唤道,“臣妾??”
白慕清眉头紧蹙,“罢了,随你吧。”既然你说是本份,我又还能说些什么呢,终究是我欠了你的。
直到白慕清锦白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睿瑾才扶着长案缓缓起身,她端着漆木托盘,看着那口已然空了的粥碗,面上浮起不知是欣慰还是苦涩的容颜。
白慕清到达东门之时,齐兵早已列队整齐的立于凤城东门前,若非看到城楼上残留的打斗痕迹,很难想象到方才这里正经历一场偷袭。
白慕清到时,睿潜并一干将领早已守在城门楼上,见到他,纷纷抱拳,然后让出一条道来。
他锦白的衣裳在皎洁的月色下分外醒目,帝王威仪淋漓尽显,城门下的列队的齐兵远远看到他,不多会儿便有一人打马上前,他一身黑色铠甲,手握长枪,长喝一声,“可是凉皇陛下?”
睿潜闻声,脚步轻移,已有半个身子遮挡在白慕清身前,再往他看去,只见白慕清的另一半身子也被顾衡护在身后。
白慕清眸光一扫这二人,睿潜和顾衡身子一震,恭手退到一侧。他双手背在身后,目色沉沉,“正是!”他声音不高,却传的极远。
那人闻声,翻身下马,双手抱拳,朗声道,“在下政道,奉吾皇旨意,特来拜会凉皇。”
他,黑甲黑马,一人立于马侧,阴影中辨不清他的神色,但从声音听来,应还是个少年。且不知,程奕轩派一个少年偷袭作为见面礼,是何用意。
白慕清眸光掠过已收拾妥当的城楼,缓缓道,“既是来拜会,也不必弄的如此花哨,心意朕领了就是。齐皇如此客气,下次再相会,朕可不知要怎么答谢才好了。”
政道愣了愣,官面上的话他不太会说,只是将皇上交代他的话一一背熟,然而皇上却没有教他应该如何和凉皇对话。
于是,政道只想着凉皇既是说了话,他也该回上一句,速速说完回去才是正事。政道细想着皇上当时吩咐的话,张口道,“吾皇说,昔日此地曾得了凉皇些许好处,但也曾也于此处差点丧命于西凉,前尘恩怨相抵早已两清。此行出兵,终究是要血战一番,那些恩情便不会顾及了,望凉皇好自为之。”
政道一番话背说下来,自觉无甚遗漏,总算是完成了使命,是以心下舒畅了许多。
城楼上的白慕清勾勾唇角,清声道,“朕,并不知与齐皇有何恩情,想来,仇怨倒是有些。此战,既是他要战,朕要战,便不会有手下留情一说。也愿他,好自为之吧。”
政道认真记下白慕清的话,他双手一拱,然后翻身上马,领着那一团黑色的千人骑扬尘离去。
回到景固,却见通往程奕轩书房的走廊上围了不少的人,仔细一瞧,原是纪将军,陈将军并一干将领守在那,看到他来,齐齐涌了上来。
“如何?”陈虎率先问道。
政道拧了眉,仰天冥想,“按照皇上所说,先攻了一次城,然后把皇上的话带给凉皇,就回来了,算是完成任务了吧。”
陈虎又羡又叹,“好小子,没想到第一仗倒是被你抢去了。”
纪成则拍拍政道的肩膀,笑容朵朵的赞道,“不错,不错!”
然后,他指着亮着烛光的书房,呶呶嘴,“皇上一直等着你呢。”
政道探头瞧了瞧,都这么晚了,皇上果真还等着,于是在众将领的欢送下敲开了书房的门。
程奕轩正斜斜的靠在宽椅上,眼睛盯着屏帐上挂着的边城图,嘴角噙着一抹邪吝的笑意,让政道心头幽幽一颤。他转而看向一侧正端着茶盏,神态悠然品茗的冷冽,神情略略松了下来,虽然冷公子人看着冷了些,实则内心还是温暖的,只是??
政道看像冷冽身边高脚小几上已经冷了的黑乎乎的药碗,眉头皱了皱。
“皇上!”政道轻声唤道,眼睛却不离那碗药。
程奕轩早已听到政道欢快的脚步声,却不知为何出了声竟是蔫蔫得,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整个没精神。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程奕轩才发现根源所在。
“洌!”他忽的站起身来,金丝皮靴瞬间闯进了冷冽的眼眸。
冷冽一派安定自若的抬起双眸,端着茶盏,问道“何事?”
“药!”他脸色阴沉,十分不悦,不待冷冽反应,那药碗早已被端到眼前。
药虽冷,但一股子浓烈的苦味仍旧萦绕不绝。
冷冽蹙起好看的远山黛,狭长的眸光从眼下的药碗掠过面色阴沉的程奕轩,最后定格在刚进门的政道身上,政道被他看得竟有些心虚,连忙垂下头去,避开那冷冷的眸华。
“喝药!”金丝皮靴上前一步,药碗也已挨到他唇边。
他侧过脸颊,无甚神情的道,“喝了也无用,又何必?”
话还没说完,却被程奕轩厉声喝住,“洌!”
冷冽神色一顿,继而苦笑一番,“罢、罢、罢,洌喝了就是。”
他接过碗来,一仰头,尚未喝出什么味道来,碗底就已见空。冷冽将那空了的碗底在程奕轩面前一亮,淡淡的道,“如此,可安心了?”
程奕轩轻轻一叹,“你何时才能让我省心。”
他此时的惆怅让政道一下子念起方才看到他时邪吝的神色,前后判若两人,帝王心果真难以喘测,难以言明。
“洌,何时不让皇上省心了,洌可是皇上的军师呐。”冷冽搁了漱口的茶盏,从小几上拿起随身的玉骨扇,唰的展开,随着他稳而轻缓的脚步,扇面在手心里一片片的数落着合起。
待站到挂着地图的那张屏帐前,冷冽顿住脚步,回眸朝着程奕轩淡雅一笑,“洌,若让皇上得偿所愿,是否算是让皇上省心呢。”
那番笑容,晃的政道眼前百荷齐放,心神荡漾。
好啦,若曦这一世的爱情故事到此结束,下面是她后一世的爱情故事:
天朝国明历256年,七月初八,宜,娶嫁,上书,出行。忌,移柩,安葬。
这一日,亦是天朝国天子光耀帝慕容曜迎娶太楚国吉祥公主于若曦之吉日。
天朝国和太楚国于六年前订下的婚约,于六年后的今天,终于迎娶堂堂大国的唯一的公主。于天朝国而言,太楚国愿意将极宠的公主赐嫁于天朝,实是天朝国千年积来的好德。
天朝乃小国,太楚,却是纵横多年、挤身大国行列之国,只不过这几年天灾人祸,倒是盛气弱了不少,却仍然撼不动它于各大国的位置。
当日酉时,凤辇在上千人的拥护之下临于天朝皇宫洛城,万民欢呼,百官迎嫁,喜炮与烟花,齐齐鸣起,绚丽无比的烟花绽放于那夜色轻笼的夜空,格外的艳丽喜气。
于若曦坐了三天三夜的凤辇,如今透过那薄薄的紫纱,此皇宫,繁华无比,宫灯处处,处处铺红挂彩,华丽红缎,铺了她今日的出嫁入宫之路。
“公主,到了!”
一边的陪嫁宫女在外面低低地说道,在鞭炮齐鸣中,有人上前用力一掀,将凤辇的珠帘和纱帘一同掀开,若曦听到了宫女轻轻抽气的声音。
可是,那宫女却没有说什么。
按照这里天朝的大婚规定,必须由新郎亲自来搀扶新娘下凤轿或者凤辇,可是那只牵住若曦的手,显得很细腻,那个爱武的夫君慕容曜,怎么会有如此细腻的一双手呢?
来不及多想,若曦已在一阵阵烟花鞭炮声中,顶着凤冠,一步步地由慕容曜牵入宫内。
若曦小心翼翼,心跳得飞快,今晚,她就是慕容曜的新娘,将来也是天朝的皇后,这一日,她期待了多久?
六年,整整六年,从十岁的时候,喜欢缠着慕容曜,称他哥哥,慕容曜也常常带着她去外游玩,两人虽然一人为君主,一人为他国公主,却相处融洽,带着甜蜜美意,终被人认为是一对天成佳偶,神仙伴侣。
大楚国,与其他国极为不同。
自从上代的皇祖母立下一夫一妻制之后,整个大楚国的民风亦好了起来。
一生一世一双人,是众多女子的愿望,而男子,因皇祖母武功盖世,大功赫赫,在三十年前定下了无数动荡的局面,引得男子也不由得极为敬重,于是一夫一妻,盛行一时。
若曦心里充满了甜蜜,她的夫君,天朝国君主,虽然是一个可以拥有三千后宫的帝王,却独独娶了她呢。
若曦一身蹙金绣云霞翟纹喜服,头顶凤冠与喜色盖头,透过那半薄的盖头,看到人影朦胧,恍恍惚惚。
人声喧嚣,他引她来到殿前,过堂,入殿,夫妻对拜等等一套繁复的礼仪过后,于若曦方被喜婆送回到喜房中。
只不过,从下凤辇都没有听到慕容曜说过一句话,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