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义仓(1 / 2)
“寡人欲在全国设立义仓,每一县设置一仓禀。所谓义仓者,即备灾荒之年,可于秋收之时令民间每家每户各出粟麦两石。”
“若遇灾荒,则灾民当取食于义仓,而不必官府仓促赈灾,耽误救命之粮。”
秦王荡此举,是在效仿历史上隋以后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义仓。
话说隋朝时长孙平被徵拜为度支尚书。
他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隋文帝表彰并采纳其建议。
唐代自武则天末年起,便以义仓粮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唐玄宗以后更把义仓税定为国家正式赋税收入。
义仓在历史上时废时设!
而现在,秦王荡的这一主张无疑是一大创举,至少对于黎庶而言是有益无害的。
“大王圣明!”
群臣都表示叹服。
甘茂更是不轻不重的拍了一记马屁,笑道:“若如此,今后各地有灾荒发生时,黎庶就地取食,不知道能有多少黎庶得以活命!大王此举,真乃仁德之至,灾民们一定会更加感激大王的。”
秦王荡设置义仓屯粮,本质上这粮食是取之于民的,不过也会用之于民。
每一户人家都各自出粟麦二石的话,一定是积少成多的,日后官府又少了一笔赈灾的开销,这真是一举数得的!
不料,秦王荡又是说出了一番惊人的话。
“另外,寡人要求,自寡人而下,秦国所有人不论高低贵贱,每个人十六岁以后,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亩耕地,耕地所出之米粟,尽充公于义仓。”
“这……”
群臣都面面相觑,表示很为难。
秦王荡的这种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的,譬如说上一回,为了挽回渭河部分水域水土流失问题,他还特地颁布了一道政令,即秦国所有人口,不论男女老幼,都必须要植树一棵……
这事儿不难,只不过让出身显赫的公卿大夫们干这等事情,未免太过荒唐了!
“诺!”
饶是如此,群臣都只能赞同秦王荡的这一主张。
没办法,君不见以樗里疾、弥子夏为首的大臣都已经附议了吗?
这时候跟秦王荡对着干,显然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而且,秦王荡只是要求每个人必须要植树一棵,必须要耕地一亩,并没有要求非要让本人去打理不可。
秦王荡在秦国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以至于打一个喷嚏,都能让群臣胆战心惊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群臣只是单纯的畏惧于秦王荡。
秦王荡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大秦的臣民是有目共睹的。
绝对是继献公、孝公、惠文王之后的又一代雄主!
秦国在嬴荡的统治之下,国力蒸蒸日上,除了一个齐国还能与秦国争雄之外,其余列国,皆已经是泛泛之辈了。
正是秦王荡的这种极高的威望,但凡他所下达的政令,才能在秦国的范围内得到贯彻落实。
……
一番耕作过后,秦王荡又在樗里疾、甘茂等人的陪同之下巡视咸阳附近的农田。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翻开的黄土地。
不论是平原、丘陵,处处都充满着盎然的生机!
农夫们驱使着耕牛,以曲辕犁翻开土地,身后还跟着妇女和孩童在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