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和亲(2 / 2)
苏景桓自然是听不懂这鹦鹉说的什么,只觉得这彩色的羽毛十分的漂亮,他从未见过这种鹦鹉,逗着它玩了一早上。
尉迟恭在一旁笑嘻嘻地给鹦鹉喂食,像个幼稚的孩子似的。“陛下这么喜欢这鹦鹉,给它取个名儿吧。”
苏景桓想了想,说:“朕从前养过一只黄莺,叫瑛儿,不过没养过久就死了。既然,这是一只鹦鹉,那便叫它小五吧。”
尉迟恭笑着说:“我家里养的鸟儿,可都是有名有姓的,陛下再给它赐个姓吧。”
苏景桓说:“朕姓苏,不如小五也跟着朕姓吧,就叫苏小五,怎么样?”
尉迟恭说:“好名字,好名字。”
苏景桓也很得意,抓了一把鸟食喂苏小五,嘴里还唤着它的名字。“小五,苏小五,你开不开心啊?”
尉迟恭慈祥的看着小皇帝,问:“陛下,我还未拜见过太后娘娘呢。”
苏景桓说:“王爷来的不巧,母后昨天出宫去宝林寺上香了,今日晚些时候才回来。不过,一会姐姐会过来陪朕练字,王爷认识姐姐吗?”
尉迟恭说:“岂止是认识啊,本王与怀瑾长公主小时候可是定过娃娃亲的。”
苏景桓疑惑道:“姐姐定过娃娃亲?朕怎么从未听母后提起过呢?”
尉迟恭嘿嘿地笑了笑,说:“可惜后来......取消了。”
苏景桓点了点头,说:“不过也是,朕一看就知道,王爷不是姐姐喜欢的类型。”
姐姐应该喜欢张首辅那样温和儒雅,学识渊博的人,而不是尉迟恭这样的老大粗,明明出身贵族,长的也还算英俊,笑起来却憨憨的。
尉迟恭说:“陛下也不能这么说,当年可是本王先拒绝的长公主。”
苏景桓抬起头,问:“果真?”
尉迟恭笑了笑,说:“不过......不过本王这次前来帝京,除了处理那帮余孽,还是受了父皇的嘱托,想与你们大梁共修秦晋之好。”
苏景桓问:“秦晋之好?”
尉迟恭解释道:“就是连姻的意思。”
苏景桓说:“连姻?可是朕没有公主可以送去与你们苍梧国连姻,南荣王该不会是在打姐姐的主意吧?”
尉迟恭没有否认,说:“既然陛下年幼,还未生儿育女,纵观整个大梁,还有谁比这温柔贤惠,知书达理的长公主更适合去和亲的呢?本王知道,本王曾因年幼无知,不谙世事,枉顾了孝英纯皇后的一番好意,不过本王前些天已经亲自到长公主府上登门拜访,同殿下道过歉了,殿下也愿意不计前嫌,认本王这个朋友。所以......”
苏景桓问:“姐姐答应王爷去和亲了?”
尉迟恭说:“这倒还没有,不过,如若陛下愿意替本王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本王想,殿下应当不会不答应的。”
苏景桓皱了皱秀气的眉,说:“王爷还好意思说是姐姐的朋友,一点儿也不了解姐姐,朕的长姐,虽知书却不达理,更别提温柔贤惠了,王爷若想寻得一良妻,应该娶朕的表姐芸舒郡主才对。”
尉迟恭翕唇正欲说什么,苏景桓又道:“不过,不管是姐姐还是表姐,她们的婚事都非朕能做主。朕也不想替她们做主。王爷若真的有意求娶,还是去同姐姐商量吧。”
话说到这份上,尉迟恭也不好再说什么,皇帝年幼,又才登基不到一年,在朝中的话语权,估计还没有长年卧床的太皇太后大呢。
“那好吧,本王便去同长公主商量。”
话音一落,清婉便走了进来,“王爷要同我商量什么?”
尉迟恭一瞧见清婉,反倒说不出话来了,他哪敢真的同她商量和亲的事。
清婉见尉迟恭不答,也未再理会他,看着炕桌上的鹦鹉,问:“这哪里来的鸟儿?”
苏景桓说:“这是南荣王送朕的鹦鹉,朕给它赐了一名,叫苏小五。”
清婉佯装生气,苏景桓忙说道:“姐姐,朕不会玩物丧志的,一会儿南荣王走了,朕就去练帖子,姐姐就让朕亲自喂养苏小五,好不好?上回那只瑛儿交给宫里太监养后,因为朕许久未去看它,它都抑郁死了。姐姐就让朕留着苏小五吧。”
清婉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好,陛下喜欢就养着吧。”
小孩子的兴致来的快去的也快,说不准没过两天,他就得嫌麻烦丢给太监去喂了。
姐弟两个齐齐看向尉迟恭,尉迟恭愣了一会,起身拱手道:“那本王就不打扰陛下习字了,改日再来拜见陛下。”
张廷正静静的临窗看着书,远远听见外头传来一声穿云裂石的叫喊。
“叔父!侄儿来看您了!”
张廷放下书,闭了闭眼,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到尉迟恭大步走了进来,一脸憨笑,手上还提着一个竹篓。
张廷闻到一股浓浓的鱼腥味,不由皱了皱眉。尉迟恭提起竹篓,笑着说:“叔父,侄儿一早让人从太澄江给您弄来了几条鲫鱼,很是肥美,一会让人给您炖成汤,补补身子。”
张廷起身到案几旁坐下,说:“交给下人就行了,不要把这些东西拿到书房里来。”
尉迟恭转身把竹篓交给身后的小厮,走上前说:“叔父,您这伤没什么大事了吧?侄儿特意从宁京给您带了祛疤的玉华膏来,您每日涂抹在伤处,保您这玉美的胸肌不到半个月便能够光滑如初。”
张廷嗯了一声,说:“你有心了。”
尉迟恭见叔父夸赞他,把胳膊放在案几上,侧着身子盯着他的侧脸,笑着说:“这么多年不见,叔父您还是同侄儿小时候一样,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品貌非凡,风韵犹存啊。”
张廷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不会用成语就不要乱用。”
尉迟恭抓了抓头发,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这几个成语,可是他来之前,特意向别人学的。“叔父,侄儿今天来找您,是有重要的事要求您帮忙。”
张廷说:“看出来了,说吧,什么事?”
尉迟恭笑着说:“叔父,侄儿马上就年满二十一了,前两年一直在给父亲守丧,侄儿的终身大事,拖到现在还没有着落,这次特地受了义父之命,前来帝京求娶一位公主回苍梧和亲,为两国修得秦晋之好。还请叔父为侄儿做主。”